移动互联网是在移动状态下接入和使用的互联网服务,其与固定互联网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由于网络和终端的移动性以及业务的充分个性化,用户能够随时随地使用互联网服务。移动互联网产业不仅改变了传统互联网的接入手段,也不仅仅是传统固定互联网在移动网上的简单复制,而是一种新思想、新模式的体现,并在此基础上将不断催生出新的产业形态和业务形态。
任何一个新兴产业的发展都需要建立适应其发展的商业模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不例外。作为移动通信与互联网产业融合的产物,移动互联网的业务包括复制固定互联网而来的业务、互联网化的移动通信业务以及创新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复制固定互联网而来的业务,其往往也沿用固定互联网业务的商业模式,而固定互联网业务常见的商业模式是向用户免费提供内容和服务,由广告主付费。对于互联网化的移动通信业务,由于用户已经习惯于为移动数据业务付费,因此,这类业务往往也沿用移动通信业务面向用户收费的模式。对于创新的移动互联网业务,由于需要获得用户的认知和认可,在发展初期也往往采用对用户免费的模式。
我国移动互联网正处于起步阶段,移动互联网企业也正在摸索各类业务的商业模式,当前较为流行的各类移动互联网业务基本形成了一定的盈利模式:
一、广告类商业模式。它继承了固定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广告主为付费对象,用户免费使用内容或服务,只需向网络提供商付出一定的流量费用,它是当前移动互联网业务主要的盈利模式。但是由于移动互联网的特性,在广告的投放方式上不断推陈出新,既有与传统互联网广告类似的页面广告,也出现了根据手机用户的不同属性、特点进行针对性投放的点告(即点对占广告),以及根据用户的定制信息,定向投放的直告。以3G门户网站为例,基本服务可免费提供GGMUSIC、MP3下载、视频下载、书城、社区等,它凭借流量和人气吸引广告,主要广告方式为点告、与无线广告代理商分众无线合作等。
二、内容类商业模式。它继承了移动数据业务的商业模式,终端用户为付费对象。它有两种收费方式:一是包月制,业务提供商按照不同的内容制定相应的费用,用户按月付费;二是按次付费,用户每下载或浏览一次,付相应的费用。以3G门户GGLive栏目为例,VIP影视套餐收费标准为每月10元(促销价每月4元),VIP教育套餐每月10元(促销价每月4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