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era首席执行官Jon S. von Tetzchner(腾讯科技摄)
腾讯科技讯 11月27日消息,Opera首席执行官Jon S. von Tetzchner(简称Jon)在接受腾讯科技独家专访时表示,浏览器根本不需要取代操作系统,二者的功能和定义完全不同。但是Jon同时指出,网络是 “一个真正的跨平台的应用的平台”,网络应用正在呈现强于本地应用的趋势。
在谈到Opera的中国策略时,Jon表示自己“对中国市场的期望非常高”,虽然他拒绝透露详细的数据,但仍自信的表示,“明年我们会有一个非常巨大的增长”。同时,一款本地化的中国版Opera也正在积极的开发当中。
“Opera是世界上现存的历史最悠久的浏览器公司了”,Jon指出Opera在14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和对手展开竞争。展望未来,Jon表示为用户订制或者个性化将是浏览器未来竞争的核心之一,当然Opera还将继续聚焦于提升用户的速度体验。(文/孟鸿)
本次访谈视频:Opera CEO谈浏览器发展趋势及中国战略
以下是嘉宾的精彩观点:
- 我对中国市场的期望非常高,我们搬到了一个新的办公室,我们在明年会扩招更多的人。我们非常看好PC端,也就是电脑端的浏览器的增长,所以我们为中国用户正在制作一款本地化的Opera的中国版。事实上我们在中国其实是做了非常非常多的工作,这让我们在中国现在在整个市场里面的地位包括我们的基础打得非常好,现在我们不能透露任何数据,但是我们非常自信的说,在明年的这个时候或者是在明年我们会有一个非常巨大的增长。
- 事实上竞争对Opera来说已经不是一件很新鲜的事了,因为Opera是在1994年就开始了,在14年的时间里,我们一直在跟其他的浏览器厂商进行竞争,这里面也不乏行业巨头,包括微软包括现在的Google,事实上Netscape(网景)由于已经完全的停止运作了,Opera是世界上现存的历史最悠久的浏览器公司了。
- 总结来说,我们认为,怎样会形成我们的竞争优势或者说怎样是一个好的浏览器,我们觉得为用户订制或者说个性化,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每个用户都是不同的,这是一点,第二点我们也会聚焦在速度上,包括我们提到的这种速度是一种体验,我们专注于用户体验人性化的速度。
- 事实上我们觉得,浏览器根本不需要取代操作系统,因为其实我们觉得这是一件在自然发生的事情,浏览器不需要去取代操作系统,因为事实上在技术上来讲,浏览器和操作系统的定义是完全不同的,比如说我的操作系统,我要去控制硬件,那么浏览器我们本身如果按照网络标准来讲,我们并没有权限或者说没有这个义务去控制你的硬件。
- 每个人最常用的本地应用都是少于五个,因为我们发现用户已经把他们大部分的时间花在上网上面了,而大部分的上网是通过浏览器来进行的。网络是你用最小的工作量可以去惠及最多的人这样一个平台,所以在网上不管你想做什么样的应用,你想做云计算或者是做现在Office在做,还有在线的类似于Photoshop 这样强大的工具,网络应用正在兴起,而且呈现强于本地应用的趋势。
以下为本次访谈的文字实录:
金融危机对Opera影响不大
腾讯科技: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您来到腾讯访谈间。今天我们请到的嘉宾是一位在国际浏览器领域拥有非常举足轻重影响力的人物,他的人很高大,他的名字也很长,不过他的中国区员工都亲切的称他为Jon,欢迎Opera的全球CEO Jon S. von Tetzchner。
Jon S. von Tetzchner:大家好!(中文)
腾讯科技:我们今天跟Jon S. von Tetzchner谈的可能最先要从金融危机谈起,我们知道Jon S. von Tetzchner也是从冰岛来的,我们想听Jon S. von Tetzchner讲一下,这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Opera受到什么样的影响,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应对这场冬天呢?
Jon S. von Tetzchner:我是从冰岛来的,我从家庭成员和其他的朋友得知,他们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确实非常不好。但是我们非常乐观,我们觉得这次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不会对Opera造成太大的影响,首先是我们看到一个大趋势,我看到整个网络的使用量是在上升的,这意味着网络用户的数量是在增加的,而且我们发现用手机,用机顶盒、用其他各种设备上网的用户数量也是在不断增加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公司其实在市场里面的地位非常好,我们一直是为了增长在不断努力,而且事实上我们觉得,金融危机对Opera的影响不会太大。本质上我们是非常乐观的。

Opera首席执行官作客腾讯访谈间(腾讯科技摄)
浏览器只用IE是非常不幸的
腾讯科技:我们想请Jon S. von Tetzchner继续谈一下,在他看来,中国浏览器市场竞争格局现在大致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跟他在国际上看国际市场到底有什么样的区别呢?
Jon S. von Tetzchner:就中国来说,跟国外市场很不同的一点就是微软的IE浏览器,它在整个浏览器市场里面占有的份额非常大,我觉得中国人应该用到更好的软件,应该在浏览器方面有更好的选择,而且在中国现在确实是一个变化的时代的开始,这种变化体现在Opera在中国是不断增长的,包括Firefox也是在不断增长的,越来越多的人正知道我在浏览器上其实除了系统自带浏览器,我还有其他可以选择的浏览器,我们也发现在手机上上网这种需求也越来越大,手机上网的网民也越来越多,但是现状来看,是非常明显的,就是IE的市场份额是最高的,可能在全球里面IE在整个市场里面的比例来算的话,我们都是数一数二的,当然除了韩国以外,韩国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也是一个非常不幸的市场,他们基本上上网的人都被锁定在微软的浏览器基础上。
腾讯科技:刚刚我们提到IE,我们也提到Firefox,我们知道Jon S. von Tetzchner来到中国,那么他对中国市场是有一个什么样的期待呢?我觉得他应该很重视中国市场,但是对Opera在中国的发展有没有一个具体的目标呢?
Opera明年会有非常巨大的增长
Jon S. von Tetzchner:我觉得Opera在中国的市场,我对中国市场的期望非常高,我们在中国市场会有非常巨大的增长,包括作为公司规模来讲,我们在中国现在的办公室团队只有30个人,我们搬到了一个新的办公室,我们在明年会扩招更多的人。我们非常看好PC端,也就是电脑端的浏览器的增长,所以我们为中国用户正在制作一款本地化的Opera的中国版。此外,我们也在不断的跟本土的一些IT厂商来进行一些合作,事实上我们在中国其实是做了非常非常多的工作,这让我们在中国现在在整个市场里面的地位包括我们的基础打得非常好,现在我们不能透露任何数据,但是我们非常自信的说,在明年的这个时候或者是在明年我们会有一个非常巨大的增长。
腾讯科技:我们能不能请Jon S. von Tetzchner再展望一下,更具体一点讲,明年的增长大概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会是我们Opera比方说在市场上是什么样的一个地位,我们不要数字,或者相比较其他人而言,市场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变化呢?
Jon S. von Tetzchner:所以作为具体的给出一个数字,比如说明年我们Opera会占到多少的市场份额,这个是很难去做的一件事情,很难去预估的,但是你可以看到的是Opera会在中国市场大概生意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知道Opera的存在,并且越来越多的人会使用Opera浏览器,事实上我们在中国做了很多的一部分工作,我们相信会让我们在中国市场会有一个非常不错的业绩,首先是我们的本地化的一些努力,我们会在针对本地需求进行一些本地的开发,做出一套适合用户的浏览器,简单的说,我们是做给中国用户用最好的浏览器,事实上我们是想为中国用户提供一种最佳的上网解决方案。
而且我们也发现,在中国这个市场发展得非常非常快,而且大家对浏览器的关注度也是在不断的上升,即使大家是在谈论一些竞争对手的产品,比如说像Firefox,比如像Google Chrome,每次有这样一个热点出来,对我们的产品都是一个很好的促进,因为竞争是一件好事,这个市场里面最大的问题我们一致认为是人们对浏览器的关注度不够,大部分人他们不会知道浏览器是可以有其他的选择的,他们只不过选择系统自带的IE浏览器,甚至他们都不知道那个系统浏览器叫IE,因此我们觉得提高整个浏览器的关注度对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我们也觉得这个情况在发生,去年我们的电脑用的Opera有55%的增长,在过去15个月里我们有一款免费的手机浏览器产品叫做Opera Mini,Opera Mini在过去12个月里面获得了350%的增长,这是一个全球的平均值了,我们在中国的增长值远远大于这两个数,所以我们在中国发展也是非常快,而且我们相信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来知道Opera,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因为使用Opera浏览器技术而受益。
Opera浏览器的发展没有偏向
腾讯科技:刚才咱们也谈到,我们有PC端也有手机端的浏览器,Opera会不会有一个侧重点,我们会更倾向于推PC端或者是推手机端的产品呢?或者是他们两个最后会不会有一个融合的过程?
Jon S. von Tetzchner:在我们来讲,作为一个公司,我们觉得我们的理念事实上只有一个网络,不管你是电脑互联网还是手机互联网,作为我们公司的理念只有这一个网络,而且我们整个公司作为我们的任务或者说我们的崇高目标是我们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自由的去访问互联网。我们发现大家都知道,电脑上网非常重要,桌面浏览器也非常重要,但是事实上世界上只有20%的总人口拥有电脑,并且拥有电脑能够上网的条件,但是世界上有50%的人口都拥有手机,就这样来说,如果通过手机上网的话,你会比使用电脑上网获得更大的机会。我们同时也发现非常多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其他的设备也开始上网了,包括任天堂的游戏机,游戏终端设备,包括机顶盒设备,数字电视,包括一些媒体播放器“爱可视”的随身携带的媒体播放器,我们发现这些设备也都在不断的上网,所以我们觉得把各种设备的网络分开是不对的,比如说我用手机上网上的是手机互联网,用游戏机上网是上的游戏互联网,比如说我用手表上网,我可能上的是手表互联网,我们觉得不应该把这些网络分开,我们对网络的认识就是人们用各种设备上网,只不过是他们喜欢用不同的方式上网,但是他们想访问的都是同一个互联网,我们觉得把各种设备的互联网分开是不对的,我们应该给人们提供各种上网方式的选择,这也是Opera正在做的事情,我们的产品覆盖了几乎所有能够上网的设备,只要你能想到的,不管是电脑也好,手机也好,包括电视也好,机顶盒也好,游戏设备以及其他的一些基本上可以上网的地方你就可以用Opera的浏览器。所以说,这就是我们 Opera这种理念,在这种理念之下,移动浏览器和桌面浏览器对我们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并不会去侧重哪一个。
腾讯科技:刚才我们也谈到了有一个网络,其实现状也是有很多网络并存的,那么我们请Jon S. von Tetzchner谈一下,制约这种网络合一的点到底在什么地方?
Jon S. von Tetzchner:所以事实上我们还是认为其实是只有一个网络,为什么现在是存在各种设备网络,它是不同的一个网络呢?其实我们觉得这个非常简单,就是因为竞争的关系,首先我们澄清一个理念就是当你给一种设备去制造一个网络的时候,你这个网络的规模完全会根据你的设备的销售量的规模而定,本身网络是一个规模经济,如果你这个东西行不成规模的话,这个东西就不会运转得非常好,所以我们觉得,只有一个网络,而且所有的设备都使用同一个网络,这是我们唯一的理念。在早期的时候,如果我们看竞争,我们知道有微软的1.0的网络服务的版本,我们发现这些他们做了很多事情,但是只是微软专有技术的用户服务,我们其实发现,你把内容做得跨平台是非常不容易的,比如说手机,手机上网,难道你要去为诺基亚的手机上网去给它做一番内容,同样的内容你要给iPhone再做一遍,如果手机越来越多的的话,你的工作量会越来越大,而且非常不容易维护,其实PC端我们看到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就是原来的程序开发者他们都在开发一些平台相关的程序,不管是Windows还是Linux,他们开发出来的这些应用软件只能使一部分人受益,如果你开发的Windows程序只能使 Windows的用户能够受益,你开发其他版本的程序只能使其他版本的用户受益。如果你要做三个平台就意味着你要做三个不同的版本,这样的工作量是相当大的。在电脑端我们看到一个相当明显的改变,非常多的应用他们倾向于把自己做成一种线上的应用,所以他们在做网络开发,几乎每一个平台都有自己的浏览器,大家都会发现,当你把自己的内容放到网络上以后,这个东西变得非常通用,不光是跨平台,而且是跨硬件的限制,不管你是用的十几年前的电脑还是用的现在的电脑,不管你是用的几年前的手机还是用的最新的诺基亚的手机,你都可以访问这个网络,这样我们发现工作量减少了,是用同一件技术在做一件事情,而且做出来的应用科技惠及所有的人,我们觉得这才是最好的方式。
当然有一些公司会提供他们自己特别的解决方案,比如说我为你提供内容,但是你必须用我的软件去看,会有这样特别的解决方案,尤其是使用一些专有技术的公司,但是我们相信一个开放的网络,一个更加开放性的解决方案,而且我们事实上从我们自己的数字上也看出来,因为我们Opera作为浏览器来讲,我们事实上是不提供任何专有内容的,我们也看到我们的下载量,我们的使用量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不断增长的,所以我们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会来和我们一起拥有同一个网络的理念,并且认同这种理念,当然我们如果在全球来看各个地方的对这种理念的认同程度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在欧洲,现在在欧洲大家都是非常去认同我们去走开放的网络这条路线,包括Opera来讲,我们在全球范围内跟30多家的运营商在合作也充分说明了这里面不乏非常大的运营商,也充分说明了我们这个理念也受到运营商的认同,我们还是觉得网络是各种应用最大的平台,而且也是人们最需要,最想去用的东西。我们觉得把所有的开发,也就是把大部分的开发工作移到网上来,我们只是把它呈现给最终用户,这是一种有利于整个行业来聚焦到创新上,而不是说我做一个东西,要给不同平台写不同的版本,所以我们觉得,这是一种最好的方式。

Opera首席执行官Jon S. von Tetzchner(腾讯科技摄)
个性化将是浏览器的竞争核心
腾讯科技:实际上尤其在中国市场,可能我们之前Opera觉得可能对手有 IE,可能它后来又不断的出现新的对手,包括Google Chrome还有Firefox,包括本土有一些以IE为内核的或者是其他的浏览器为内核的比方说像遨游这样的浏览器,可能都是Opera的竞争对手,我们想请Jon S. von Tetzchner谈一谈,这个浏览器的竞争核心到底是在竞争什么,然后在下一代的浏览器到底哪些是比较关键的技术?
Jon S. von Tetzchner:事实上竞争对Opera来说已经不是一件很新鲜的事了,因为Opera是在1994年就开始了,在14年的时间里,我们一直在跟其他的浏览器厂商进行竞争,这里面也不乏行业巨头,包括微软包括现在的Google,事实上Netscape(网景)由于已经完全的停止运作了,Opera是世界上现存的历史最悠久的浏览器公司了,当然和这些行业巨头相比我们还是一家非常小的公司,但是我们作为一个小公司的时候我们去和这些行业巨头大公司去竞争,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聚焦在创新,聚焦在以用户为核心去满足用户的需求,我们现在的浏览器其实是有非常多的优势,有一点非常明显的优势是我们是跨平台,而且是跨硬件的,我们刚才也提到了,不管你是用最先的电脑还是十几年前的电脑,甚至我们发现我们现在做的浏览器产品在我们公司刚开始的时候也就是在94年的电脑上甚至还能够流畅的运行,这也是我们非常自豪的一件事。
事实上我们浏览器还有一个比较核心的理念,也就是我们专注于速度,这个速度不光是你下载网页的速度快一些,而且我们是聚焦在用户体验上,去给用户一种人性化的速度的感觉。比如说如果你是使用Opera的话,你会发现我们的引擎的浏览速度会比其他的浏览器有很多优势,这也是我们差异化于其他的浏览器的一点。事实上我们发现世界在改变,网络在改变,浏览器也在不断的改变,包括其实在过去的几年里面,浏览器其实已经经历了一些重大的变革,就是他从最开始的一种去访问网页文档的文档察看期,甚至你还不能编辑,你只能看,到了现在一种非常多的线上应用的平台,而且我们看到的将来肯定是有越来越多的应用会转移到线上,但是线上应用这件事情已经不是未来了,越来越多的人开着电脑,他们是在开着浏览器去上网,他们很多的事情是通过浏览器来完成的。
事实上我们看到网络它本身也是在不断进化的,它通过一种网络底层的网络标准进行进化,其实也是形成各种网络语言的语法,我们赋予它更加强大的功能,同时我们也根据这种标准不断的在改变我们的浏览器。事实上我们觉得,浏览器已经是越来越重要了,因为我们在全球看到的数据是越来越多的用户用浏览器,这肯定是毋庸置疑的,而且用户花在浏览器之前的时间已经比花在电视之前的时间要多了。首先是意味着互联网的兴起取代了一些传统媒体,此外我们浏览器可以说是类似于电视机这样一种内容传播的渠道,作为用户来说,也是有非常重大的影响。
总结来说,我们认为,怎样会形成我们的竞争优势或者说怎样是一个好的浏览器,我们觉得为用户订制或者说个性化,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每个用户都是不同的,举一个例子,当你在网页浏览的时候,你想后退到上一页,那么在前进到下一页你会怎么操作呢?可能有的人会说,我会到屏幕的左上角会点按纽,有的人说我会点击右键菜单,有的人会说我用快捷键,甚至你是Opera的用户的话,我会用鼠标手势,我按住右边往左一拉,又后退了。其实有五个人,每个的答案都或多或少都有些不同,所以每个人的需求是不同的,我们希望为用户提供更多的选项,他们可以发现更适合自己的浏览器。这是一点,第二点我们也会聚焦在速度上,包括我们提到的这种速度是一种体验,我们专注于用户体验人性化的速度。
当然了我们在技术上,我们肯定会注重这种程序的效率,也就是Opera浏览器的效率,包括我们说的,为什么他在十年前的机器上还能完全没有问题的流畅运行,这也是我们效率的一种体现。
浏览器根本不需要取代操作系统
腾讯科技:最后再问一个问题,不知道Jon S. von Tetzchner怎么来看,现在比较流行语言计算的概念,他在Opera上会有怎样的应用,另外有一种说法是这种浏览器可能会将来取代操作系统,不知道他怎么看这个问题,会不会取代或者是何时会取代?
Jon S. von Tetzchner:事实在Opera看来,语音计算确实是未来终端用户的一种选择,作为语音计算来讲,你可以把你的数据扔给云让它去计算,这个计算并不是在本地计算,而是在远程上进行的,事实上你希望这个计算是在本地进行的,在Opera来讲,我们觉得在这两种技术之间,我们的产品都完全没有问题,也就是我们的产品会去起用这两种用户的选择,当你想在云上进行的时候没有问题,但是你想在本地浏览器进行计算的时候,想让浏览器为我进行一些计算的时候,我们 Opera肯定也会提供这种计算的工作。事实上在本机计算上的工作量和在云上计算的工作量,用户有这种自由,他可以去自由的选择,我们Opera作为传达网络的工具,我们肯定会让云计算对最终用户来讲更加友好,当然我们还是非常尊重用户的选择,如果他们希望本地Opera为他做一些计算的话,我们不会说 NO,你把数据扔给云吧。
第二个问题是操作系统是否会被浏览器取代,如果是的话,会在什么时候发生,事实上我们觉得,浏览器根本不需要取代操作系统,因为其实我们觉得这是一件在自然发生的事情,浏览器不需要去取代操作系统,因为事实上在技术上来讲,浏览器和操作系统的定义是完全不同的,比如说我的操作系统,我要去控制硬件,那么浏览器我们本身如果按照网络标准来讲,我们并没有权限或者说没有这个义务去控制你的硬件。所以它的职能是不同的,事实上现在大部分人的应用是在网络上的,本地的应用现在越来越少或者说更多的本地应用在向网络应用去转移。当你问一个用户的时候,一般本地会装一些什么软件,在本地进行这些使用呢?用户的答案基本上就那么几个,一般是每个人都少于五个,也就是你常开的软件,比如说像 Office这一类的软件,比如说邮件客户端、聊天客户端,比如像QQ,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软件,当然一般来讲,每个人最常用的本地应用都是少于五个,因为我们发现用户已经把他们大部分的时间花在上网上面了,而大部分的上网是通过浏览器来进行的。
之前人们在选择操作系统的时候还会有一些犹豫,也就是如果我们选择一个 Linux浏览器,我在经常用的Word文档可能有一些不方便,如果我用苹果机器,出来的文档可能别人看不了。现在来说,因为越来越多的应用已经转移到网上了,这个其实对操作系统的选择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我们发现网络才是现在最大的应用开发的一个平台,在开发这一块,我们已经可以百分之百的确定大部分开发都是网络开发,他们为什么要做网络开发呢?因为很简单,因为网络是你用最小的工作量可以去惠及最多的人这样一个平台,我们之前也谈到,当你做一个平台开发的时候,只有这一个平台的人能够使用,但是我们发现网络是一个真正的跨平台的应用的平台。而且它不光是跨平台,它还是跨硬件的。所以在网上不管你想做什么样的应用,你想做云计算或者是做现在Office在做,还有在线的类似于Photoshop这样强大的工具,网络应用正在兴起,而且呈现强于本地应用的趋势。
腾讯科技: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和Jon的交流就到这里,非常感谢Jon和我们分享这么多,欢迎Jon下次再来我们腾讯作客。
Jon S. von Tetzchner: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