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呼叫中心这一行业里,VoIP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成熟度。人们已经从“为什么要实施VoIP”的思维转换到了“该在何时,以及如何实施VoIP”。
由于VoIP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课题,因此本文将分成三部分来定义并探讨它在计划、实施和支持方面的最佳实践。
下面就让我们从如何制定计划开始,进入呼叫中心VoIP实施的流程。
制定VoIP计划流程
实施VoIP能为呼叫中心带来显见的回报,其中主要包括:
- 通过虚拟化建立一个通用引擎来提高坐席效率。
- 通过中央智能来控制分散的站点,降低技术成本。
- 通过多站点集中化来提高IT运营、管理和维护效率。
- 提高多媒体呼叫的处理效率。
- 加强容灾恢复能力和商业可持续性。
- 改善高峰时期呼叫处理的灵活性。
- 增加访问企业资源的便捷度。
建立一支跨职能团队
在呼叫中心里实施VoIP会影响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因此,VoIP项目应当由呼叫中心运营、IT和通讯部门等的代表来共同组成一支团队,协同完成任务。下表列出了该团队各成员的基本要求和职责:
团队成员角色职责
IT部(包括应用、系统和网络)- 网络升级(交换机、路由器)和管理
- 容量扩展和网络变更(比如MPLS协议)
- 转换到语音数据网络
- 服务器管理
- 应用管理和集成
- 数据库管理
- 安全防护
通讯部- 容量扩展与网络变更(比如MPLS协议)
- 转换到语音数据网络
- 从所有权硬件转换到安装于标准服务器的软件解决方案
- 集成或转换呼叫中心应用
- 网络界面(比如CSU或DSU)
商业运营部- 运营变更
- 商业价值
- 培训
制定目标框架
在团队就绪后,下一步就是制定一个明确的,易于被沟通和理解的目标框架。所有涉及到的用户和参与者都应当能够了解VoIP将会如何帮助他们实现既定的商业目标,它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以及服务提供的方式。
此外,IT也需要去了解新的系统架构如何融入到整体目标和战略方向中,以及如何成功地实施并支持新的环境。实施VoIP的方法不下一种,因此需要制定一套VoIP技术战略和转换计划作为目标框架的一部分。
选择与设计
方案的选择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当前架构(投资、配置、支持、厂商、网络准备度),商业目标等等。实施方式要视企业和呼叫中心的具体情况而定,是使用现有厂商的升级产品,还是更换厂商与系统。
另外在方案设计中需要考虑到的因素还包括:
- 范围(是整个企业还是只在呼叫中心里实施VoIP)。
- 厂商 (沿用当前厂商还是更换新厂商)。
- 整体架构(是从现有的TDM中转换,还是全部使用VoIP)。
- 应用 (预置型还是托管型)。
- 其它呼叫中心应用(是调整现有的应用,还是采购新的应用,比如CTI、IVR、QM、WFM)
- 服务器架构(冗余能力、位置、网关和界面组件)。
- 网络架构(免费和本地呼叫的拨号战略,站点之间的MPLS或其它网络协议,语音和数据是合并在一个网络中,还是分成独立网络)。
- 终端(TDM或IP、软件电话还是硬件电话、SIP会话初始协议还是所有权IP)。
- 桌面供电方案(PoE网线供电还是本地供电)。
- 桌面接口(双接口访问,还是单一接口,即将电话连接到PC上)。
- 编码战略(WAN压缩,还是网络G.711)。
- 各层级的服务质量战略。
- 安全战略(是与数据网络及应用保持一致,还是在语音部分使用额外的安全战略)。
- 测试与监控战略(如何将抖动延时、响应时间和数据丢包最小化)。
其中的关键点在于是整合其它现有应用,还是替换现有的应用。许多呼叫中心VoIP厂商都为自己的解决方案配备了已集成的应用。实际上,如ACD、CTI、甚至IVR都可以作为核心解决方案的一部分。某些厂商已捆绑了质量监控和呼叫录音,甚至工作队伍管理应用。根据实际投资预算,当前的使用情况,以及厂商解决方案的特性做出选择。
完成VoIP计划流程
在完成了目标设定,方案选择的决策,以及多站点环境中虚拟化计划后,你就已接近实施阶段了。
标准的项目管理最佳实践也可以被运用到VoIP项目实施上。计划中除了包括技术步骤之外,也应当事先考虑到可能随着VoIP实施而产生的组织、流程和运营变更问题。
在下一篇文章中,我们将开始探讨实施的最佳实践,包括网络准备、设计、配置和开发、测试、试运行及整体启动的关键步骤。而第三篇将会着重介绍支持和有效使用新VoIP环境的重要考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