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著名的电子学家,通讯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李幼平院士做客了腾讯网,与网友门畅谈了未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
精彩观点:
视频时代互联网不会拥堵,也不会崩溃,通畅的互联网不会消失绝对不会。
YouTube一天的访问量相当于2000年美国全部的互联网的流量。
网络带宽不够,加大带宽。原来电缆变成光纤,你需要多少我给你加多少。但是这种办法不聪明的或者是比较传统的办法,不算是最明智的办法。聪明的办法是分布存储,在全国各省都设镜象网站。
美国有一个计算,要通过硬件投资的方式完成宽带增容要再投1300亿美元,1300亿美元大概是1万亿人民币。中国现在网民已经超过美国了,它投1万亿人民币,那我们可能要比他投1万多亿人民币,完全用增加带宽解决网络增容的问题。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在发展,怎么会让互联网崩溃。现在是讨论花什么钱尽量少一点,解决问题尽量好一点,不存在2010年就会崩溃掉的,另外很重要的是中国人在琢磨着还有没有比更好解决网络增容的办法。
你的手机不通了,但是你的手机上有一个广播芯片,你可以听到调频广播,电信网就依靠着广播网的帮助解决了信息黑洞问题。互联网碰到问题了,政府要组织广播网来帮助你互联网解决问题。这就是三网要融合,要互补,
三网融合实际上就是的通讯网和广播网都受到互联网(计算机网)的帮助,都变成计算机广播和计算机通信了。就是把计算技术和存储技术都要引到这两个网里来,这样来形成中国的三网融合的互联网。现在互联网只跟电信融合,不跟广播融合,三缺一。
PK就是你死我活的竞争,竞争不要你死我活,竞争也可以在和谐的基础上理性的竞争。因为我们是一个民族,我们是一个国家。外国人是帮助不了我们解决三网融合的问题的。
以下为访谈实录:
郭桐兴:各位观众,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到院士访谈栏目!我们今天非常荣幸的请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委主任,西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名誉院长,宇航学会遥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我国著名的电子学家,通讯技术专家李幼平院士,李老师,您好!
李幼平:您好!
郭桐兴:欢迎你!
李幼平:谢谢。
郭桐兴:据国外的媒体报道,由于网络设施不足以满足视频流量快速增长的需求,有业内人士预测,2010年互联网将出现崩溃。还有一种说法是2010年互联网将出现大堵车,而且一堵就是十年,您对以上这种说法怎么看?
李幼平:我的回答是:“担心是有道理的,大崩溃是不会发生的,一堵就是十年,更不可能!”。
郭桐兴:为什么有道理?
李幼平:
第一,享用视频所需带宽,大约是享用文本的几十倍至至几百倍。
第二,视频访问的流量,对象特别集中往往集中于为数不多的热门网站周边,因此拥堵很容易发生。
据美国去年九月份统计,每天平均发生三亿次视频访问,每次平均约2.7钟,日总流量达亿亿字节。Youtube一个网站,一个月流量总和相当于2000年全美国全年流量。这么大的流量,当然很容易因拥堵、崩溃。当然,所谓一堵就是十年,这是不可能的。
所谓网络拥堵,它是一个科学问题,世界上各国的科学家研究了很长时间了,有专门的计算机模型,而且做了很多仿真实验。它属于非线性相变问题。非线性的相变问题有很多科学家做研究,而且提出了很多的对付办法,不是觉得今天有这个问题才赶快去研究。我想大致有两个方面的方法。
郭桐兴:哪两个方面?
李幼平:所谓比较笨的方法就是早期想出来的办法,所谓比较聪明的办法是后这几年才想出来的办法。早期想出来的办法投资扩大带宽。电缆变成光纤,光纤再搞波分复用。你需要多少我给你加多少。为什么说它是不够明智的呢?因为投资量太大。美国人计算,至少还要再投1300亿美元,1300亿美元是什么意思呢?中国的钱是多少呢?7比1,大概是1万亿人民币能解决美国的这个问题。中国现在网民已经超过美国了,投1万亿人民币也不够。花钱太多,不算太明智。
郭桐兴:另一种办法是什么的?
李幼平:这个办法就是想办法节省带宽,就是绿色的办法。那怎么节省带宽呢?把中心存储改造成分布存储,边缘存储。
郭桐兴:您能给介绍一下什么是中心存储?
李幼平:中心存储,比如把你们QQ的内容集中存在银科大厦里,全国都到这个大楼访问,就叫做中心存储。我花钱把带宽搞得足足的,机器搞得快快的,你不够,再花钱买更快的机器,买更大的带宽。聪明的办法就不是这样的,是分布存储,在全国各省都设镜象网站,这就是内容分发网络CDN的方法。
郭桐兴:等于是化整为零?
李幼平:对啦。靠近用户的地方存储。这样用户也方便了,也不会堵了,西藏到西藏去取,用不着万里迢迢到北京来取。
郭桐兴:比刚才你说的中心存储的费用要低很多吗?
李幼平:是啊!比如说可省十倍的钱。其实,还有更省钱的办法。
郭桐兴:那是什么办法?
李幼平:所谓P2P,P2P的办法更聪明了,你不是要分布存储吗?我动员所有的用户机都兼有存储功能,兼有服务器功能,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来一个彻底的分布存储。
郭桐兴:内容可以共享?
李幼平:对。这个计算机不但做客户机,消费信息,而且我也做服务器,我还供给你用。譬如说我刚才看了一部电影很好,你想看,你不要到中心网站去取了,咱们邻居互相取就行了,又近,又方便,更省。
郭桐兴:等于把问题分流了?
李幼平:如同您说,化大为小,化小为大。
由此可见,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可以把人们担心带宽资源不的问题,化大为小,化小为零。科学技术在发展,怎么会让网终崩溃呢?不会的,请放心。
P2P是不是最佳方法呢?不见得。还可以发明更聪明的方法。中国人正在琢磨着还有没有比P2P更好的办法。
郭桐兴:我们也期待着有一个更好的办法。它是什么?
李幼平:“三网融合”的方法。
郭桐兴:什么是三网融合?
李幼平:根据我的理解,三网就是指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网,融合就是取长补短。互联网存在拥堵与崩溃,广播可帮你解决。这种方法,我们称它为“播存结构”。
所谓的“播存结构”(Broad-Storage) ,是一种融合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内容分发网络) 和P2P(Peer to Peer)的广泛存储资源的网络结构。它通过卫星广播将传输内容直达全国城乡,分布存储在距离用户最近的地方。用“广播加存储”的方式,形成“广泛存储” 的网络结构。在广播终端引入海量存储,可以积累不同时刻播出的内容,把瞬态存在的广播数据流,变成为时间上长期存在的服务器数据库,向最终用户提供双向式按需服务。播存结构是一种不限分中心数目的CDN,它可以将网站的内容分布存储于任意多的分中心,是超级CDN。而且它的规模、速度、成本都优于CDN。同时播存结构与P2P的思想一致,都想充分利用就近的分布式存储资源,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播存结构是分布式存储结构的“多、快、好、省”的极致。同时由于有管制的广播方式加入,使得它克服了P2P天生的缺陷。播存结构能很好地解决无功流量的问题,也可以按照吐故纳新的方式,滚动地更新存储器中的内容,使得网络中的传输成本与存储成本始终达到最优配置。当然,由于现在的广播技术和存储器技术的不断进步,成本价格的不断下调,也使得播存结构对互联网的普适化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郭桐兴:谢谢您!我们感谢李老师就互联网这样一个话题做了这么精彩的讲话。同时我们也感谢大家收看院士访谈!我们在下一期院士访谈再见!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