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诱发了全球一系列经济动荡:美国金融危机、全球股市暴跌、中国股市再遭重创、虚拟经济正向经济实体渗透、欧美各大公司开始裁员。。。。可以说,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深。
虽然中国因为金融体系相对封闭,受到的直接冲击不大,但因为全球经济波动,国内企业肯定会受到涉及。具体到通信行业,运营、制造、终端以及内容四大产业链环节上,从目前发展趋势来看,所受影响各不相同。
运营商:危机波及增量市场投融资能力有待观察
在上周通信世界网组织的“金融风暴下的通信业发展专家座谈会”上,与会的几位专家都认为,目前的中国电信市场,除了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地区受到影响比较大,其他以内需为主的地区市场变化并不是很明显。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政策与管理研究所副所长杨子真认为,金融危机对于通信业的冲击将会有两个方向,一方面是如果整个宏观经济的形势变坏以后,使需求发生变化,这将会对运营商产生影响,继而整个产业链都会受到波及。即如果运营商的增量市场受影响之后,必然会影响到运营商下一步的投资,接下来制造商也一定会受到影响。
目前从广东地区的电信运营商的情况来看,广东市场的话务量今年出现滞涨的迹象,月话务量同比增长幅度有所下滑。虽然往年春节民工回乡导致话务量会下滑一样,但不同的是往年春节后这部分人还会回来,而现在就是一个未知数。今年广东运营商的收入增长率呈现下滑的态势。
从目前的发展形势看,金融危机的影响反映到用户数的增长方面并不是很明显,而在电信增值业务方面,则出现了某些业务预期增幅下降的情况。
杨子真认为,只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在于电信消费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刚性的,即必须要打的电话;另一部分是弹性的,即可以不打的电话。而增值业务部分更多的属于弹性的部分,可用可不用。而这部分正好会影响未来3G的发展。因此,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第一会影响运营商的增量市场,第二,会影响未来新业务的发展速度和进程。“如果消费信心受挫,整个产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杨子真说。
不过,研究发现,电信的投资和收入与宏观经济有一定的关联,但是负面影响持续的时间是一到两年,新的业务出现以后,投资会有力地帮助电信业摆脱困境。因此,金融危机对运营商本身业务的负面影响并不大,但增量市场会有一些影响。
虽然专家比较乐观,但对于国内运营商来说,似乎面临的挑战才刚刚开始。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在最近撰文表示,“中国移动面临国内和国外多重压力,移动员工要尽一切努力‘突出重围’。”
王建宙将金融风暴带来的挑战放在了三大挑战之首。他说,“作为在纽约和香港上市的公司,金融风暴给我们造成了直接的影响。”王建宇宙分析,由于股市的震荡,移动的基本面被忽视了,“好消息不起作用,坏消息不断被放大”。各地的宏观经济状况也给移动通信的持续增长带来挑战。王建宙介绍,多年保持快速增长的沿海地区的部分移动通信公司,由于当地出口企业的减产,务工人员大幅度减少,直接影响了公司的业务。
虽然股票市值大幅缩水,但相对于中国移动充足的现金流,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面临的挑战更多在于投资和融资能力。重组之后,三大运营商都宣布将投资千亿元用于新的网络建设。但金融危机使得运营商在投资上更加谨慎。中国电信总经理王晓初在接受央视采访的时候就表示,考虑到金融风暴引发的信贷危机可能对网络建设的融资产生影响,中国电信将及时调整融资方式,以保证建设计划顺利实施。
目前国家投资4万亿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许多通信业界人士表示,希望国家能在政策层面上加大对通信行业的扶持力度。杨子贞表示,也不排除宏观经济的形势将促进电信投资,让政府下定决心发放3G牌照的可能性。
设备厂商:境遇各不相同
金融风暴影响最大的欧美市场,在未来一两年内估计投资规模将会削减。从目前的情况看,国内设备厂商受到欧美运营商的投资减少的影响。一方面是中国内设备厂商在欧美的市场份额不大,二是欧美通信市场受到的影响并不大。数据显示,在重灾区美国,从AT&T和Verizon最新的财报来看,情况并不太坏。比如,AT&T第三季度的财报,运营收入是增长了4%,前9个月的同比增长4.9%,净收入的增长是5.5%。前9个月的是18.7%。而Verizon在三季度提高了分红,显示出很强的信心,其运营收入总的增长4.1%,无线收入增长了12.5%,前9个月的现金流增长了5.9%。研究发现,在美国20世纪的经济衰退时期,电信业的发展情况来看,电信运营商的用户数、通话量、运营收入都会有一些波动,但是总体上增长是稳定的。运营收入平均的增长率为8.4%,二战以后11个衰退的年份里面,只有两年的增长低于平均水平。
不过,目前金融风暴还没有过去,并且正向实体演进。对于通信行业的影响还无法完全评估。因此国内通信设备厂商的影响还有待观察。
目前,国内设备厂商在国际市场立住足的也就华为、中兴。华为2007年收入达到260亿美元,其中有70%来自海外市场。其中华为近年来在欧美市场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因此,如果欧美运营商减少投资,对华为的影响肯定会有。不过,相对于其它厂商的高成本,华为、中兴这样的国内企业的成本优势就会体现出来。所以,从这一层面看,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企业拓展发达市场并不见得就一个坏事。当然,这其中的影响因素还很多。
而对于中兴来说,金融风暴让其在股市上的损失更大。由于是上市企业、且在国内A股和香港两地上市,前段时间其股价受工信部“电信基础设施共享”规定的拖累而大跌,其股票市值损失惨重!表面上来看,此次中兴股票的大跌是投资者对工信部“电信基础资源共享”对中兴国内GSM设备销售减少的担心,更深层次的问题是来自于投资者对于金融证券市场整体信心的缺乏,一点点风吹草动都足以使投资者风声鹤唳。正如王建宙说到中国移动市值缩水一样,中兴“基本面被资本市场忽视了”。
由次看,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兴的影响并不如资本市场所担忧的那样会重创中兴;虽然中兴会有一段困难的日子,但从长远看,随着国内3G建设,尤其是TD建设的全面启动和国际市场的回暖,中兴必将会重新加入到国际一线电信设备商的竞争中去。
根据目前市场反馈,虽然欧美市场出现一些波动,但亚非拉市场依然表现强劲。此前记者曾参加多场由相关部门组织的座谈会,诸多企业在谈到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时,都谈到亚非拉市场目前需求比较大。对于中国大部分企业来说,比如光纤光缆企业,欧美市场相对小,亚非拉市场相对大,此次金融危机,使得美元、欧元贬值,这些新兴市场建设成本降低,建设需求增加,反而成了一次机会。
但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讲,它们的市场主要在国内。因此,此次金融危机对它们的影响关键在于国内三大运营商的投资力度有多大。如果三大运营商受金融危机影响大,融资力度减小,投资放缓或者减少,那么国内制造企业受的冲击将会很大。
简而言之,对本土通信企业而言,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除对本土企业的股市价值造成影响外,短期内不会对其市场营收造成大的影响。
终端:加速洗牌
国内手机企业,这一两年在山寨机的冲击下,许多品牌厂商举步维艰。但中国一年生产2.4亿部手机,其中一半以上出口中。因此金融危机到爆发之后,对全球手机企业的影响最大。在这样的背景下,没有技术优势,在现金流普遍紧张的情况下,国内的手机企业面临的压力将会更大。预计今年国内手机出口将下降50%。如果金融危机持续下去,预计国内手机企业将会出现大洗牌。
记者从中邮普泰了解到的情况是,目前不仅索爱手机出现大量积货外,诺基亚的手机也出现积货问题。每年的五一、十一长假,本来是手机销售热季,但今年的统计显示,黄金周期间的手机销量不到全年总量的10%,而往年都在20%以上。
造成手机销量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用户的换机需求降低。而造成用户换机需求降低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消费者因为金融危机导致消费信心不足,能省则省成了许多消费者的普遍心理。这对于手机这种电子消费品来讲,换机率的降低,将直接导致产品的积压。
增值业务消费从紧
目前,电信增值业务已经成为大众类的消费品,在“谨慎投资,理性消费”的形式下,增值服务情况不乐观。上海邮电设计院咨询业务主管朱岗旗表示,目前的经济形式对于增值业务来讲,有两方面的利害关系:一是对于那些过去由于市场繁荣而夹杂其中的类似过渡创新的业务,相对来说,这些业务的用户粘性不强,面临消费需求下降的趋势,则可能会出现业务下滑的危险;二是对于那些本身就有硬性需求的,能够给个人或者企业削减开支的业务,或者提高效率的业务,应该会有积极方面的影响。“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往往会在虚拟世界寻求满足,游戏业务则可产生与大的经济背到而驰得效果。”
涉及到消费的一些新奇的增值业务,一部分人可能会放弃,但是像以往的一些大众主流的增值业务他们还会根据自己的需求继续使用下去,例如:手机报,彩信,彩铃等等。因为在中国,经济危机对于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并未产生很大的影响,只是消费者的心理产生了一些波动。
在消费层面上,用户都在谨慎消费,而对于企业本身来讲,有些企业由于手中还有些储存的资本,可能会在股市低迷期,低价位买进一些股点,等待大盘恢复期来临。然而还有一些由外资风投的企业可能会因为风投的撤资,尤其是有美国风投的企业,会因为没有资金的支持而面临运营的停滞或者倒闭的风险。这无论是对SP还是其他企业来讲,都是可能会存在的情况。
总体来讲,单纯的增值业务消费领域应该不会出现太大的波动,因为大多数用户定制得仍然是大众化的增值业务。而企业的前景将决定于企业本身的现金流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