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MAX谋变3G商用
WiMAX的全球商用进程又取得了新突破,第二家专注于经营WiMAX的运营商将于下个月在美国成立。
从日前在北京召开的全球WiMAX高峰会议上了解到,这家尚未取名的运营商可能是一家“巨无霸”,因为联合组建的六巨头共注资145亿美元。
这家企业的建立,再加上第一家WiMAX运营商Clearwire在美国取得的成功,将打破主流运营商对WiMAX商用的“冷落”僵局。业内人士表示,尽管WiMAX未来将面临较大困难,但其广阔的前景对中国“兵团”来说却是难得的机遇。
WiMAX“集团”助推,产业链渐成熟
由英特尔、思科、三星、阿尔卡特-朗讯、Sprint Nextel和Clearwire等设备商和运营商组成的WiMAX“集团”一直在推动着WiMAX的发展。目前,无论从用户、终端还是运营商和终端商的参与来看,WiMAX产业链都渐渐迈向成熟。据了解,即将成立的WiMAX“巨无霸”运营商从10月份起在美国华盛顿的巴尔的摩开始布局,每个月在一个城市开通一个商用网。
在用户方面,从第四届全球WiMAX高峰论坛上获悉,截至2008年8月,WiMAX已在全球118个国家进行了商业部署。WiMAX论坛预计,到2012年,用户数将达到1.33亿。目前,WiMAX论坛成员已有530多个,今年年底将达到600个。
在终端方面,目前全球绝大多数主要设备和终端厂商都在开发WiMAX产品,已有超过60家公司为WiMAX提供客户端和芯片解决方案。即将成立的这家WiMAX“巨无霸”运营商有27款WiMAX终端可以入网。较之Sprint当年3G商用时,仅凭借两三款终端取得的成功,20多款终端已是相对丰富。
在运营商方面,第一家运营WiMAX的Clearwire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今年第二财季的营收由去年同期的3550万美元上升至5860万美元。
今年以来,迫于WCDMA、CDMA和TD-SCDMA取得的成绩,WiMAX“集团”明显加大了对其的“投入”。今年6月,WiMAX“集团”成立了WiMAX“开放专利联盟”OPA,吸引更多企业的加入。同时,马来西亚、台湾等国家或地区都已颁发了牌照,香港第四季度也即将颁发3张WiMAX牌照。
3G版图谋动突变,WiMAX面临挑战
全球WiMAX高峰论坛传出的消息似乎表明WiMAX的商用前途将一片光明,但时至今日,WiMAX的市场发展却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市场机会在EV-DO/HSPA和UMB/LTE的前后夹击下存在较大的风险,而主流运营商的倾向仍不明确。因此,WiMAX应该加快推进步伐,必要时还应组建一个联盟。
ABI研究公司的分析师斯图尔特·卡罗指出,WiMAX的专利费可能不会比3G或者4G标准便宜很多,实际的专利费可能在4.8%到7.7%左右。而且,也同样持有WiMAX专利的爱立信和高通目前都不支持WiMAX技术,对他们而言,为WiMAX厂商降低自己的专利费标准是不太可能的,但对于CDMA和WCDMA,高通和一些终端商却达成了专利协定。
大规模商用同样也面临能否获得全球统一频谱的挑战。在第四届WiMAX高峰会议上,华为无线产品线副总裁赵明表示,在全球统一频谱分配上,如何使WiMAX的频谱聚焦在2.3GHz、2.5GHz和3.5GHz等低频段上,已经成为了其在全球发展的关键。北京邮电大学吴交博士认为:“如果WiMAX获得足够的全球统一频率,WiMAX技术将会在全球得以迅速推广。”
同时,虽然目前WiMAX的产业链日益完善,但相关知识产权呈现出比较分散的态势,1550项专利分散属于330个公司,其中包括中兴、华为在内的不少中国公司。
可以说,WiMAX标准体系不像GSM那么详细,差异性小。在实现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厂商对产品的开发有很大的自主权。但这种差异导致了产品性能的不同而产品性能将直接影响到运营商能否提供高质量网络的未来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