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0月23日,大头无线的首席执行官马腾接受腾讯科技专访时表示,已提前做好准备,经济寒冬不会对专注无线互联网的大头无线造成冲击。
马腾在访谈中坦言感谢投资人的耐心。其指出,寒冬中,就更需要大家有耐心和执著。马腾同时表示,经济寒冬对大头无线来说,没有太大的变化和影响。股东和投资人也没有表示出要提前盈利的要求。
2008中国国际通信信息展览会于10月21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腾讯科技作为官方指定互联网合作伙伴进行全方位的视频、图文采访与直播。特设立现场专访间,力邀业界专家与企业代表剖析产业现状,畅谈产业前景,并就经济冬天对行业冲击进行深度解读。
以下是腾讯科技专访大头无线的首席执行官马腾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腾讯网在2008北京国际通信展的现场,今天中午我们请到了大头无线的首席执行官马腾先生,首先先跟大家打个招呼。
马腾:谢谢大家,各位腾讯的网友大家好,我是马腾。
主持人:一些产品的体验是比较新的,首先请马总介绍一下您的产品。
马腾:谢谢大家。也许很多腾讯的朋友们用过手机大头或者大头无线其它的服务,我们的产品是从2005年底开始做在2006年上半年开始发布第一版,到现在两年半的时间。在智能手机里面我们通过软件的技术,为大家制作了功能非常全的互联网应用软件。里面最主要的功能,第一是资讯。也就是说,通过我们这样的软件,能更好的让大家在手机上面,在小屏幕上面能够及时、快速的浏览到互联网上各大知名网站的内容,当然也包括腾讯网。
第二个产品是音乐。在这个产品里,大家之前都比较熟悉,比如说百度的MP3搜索。我们这样的产品其实是在手机上面为大家提供了没有限度的在互联网上搜索音乐的功能。我们做了很多压缩的工作,所以大家在用音乐的时候,不太需要担心流量的问题,我们基本上压缩到了1/10。
接下来我们还有对互联网的视频搜索、查找和使用的服务,当然它也是跟音乐一样,我们对它进行了大量的数据压缩。还有邮件和搜索服务,这五个加起来,基本上是属于互联网传统的五大应用。比如说资讯、音乐、搜索、视频,这里还有自己的社区服务。前年我们推出了在手机里面独一份的社区叫人声鼎沸,欢迎大家试一试,看一看。除此之外还有朋友圈,如果大家担心自己的手机丢掉可以用一用朋友圈,以后手机再丢,也不怕了,还可以找回来。
主持人:其实这种服务是非常丰富的,而且很多都是必要的。另外,手机的无线应用大家应用的还是很少的,没有这种意识,怎么样通过您的介绍,把他们吸引到无线平台上呢?
马腾:第一,今天无线互联网这个行业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很多人还没有真正享受到无线互联网所带来的便利。举几个例子,很多人都在日常生活中有这样的场景,最早早晨起来上厕所,平时我们拿着一张报纸或者一本书,吃了早饭吃了门之后,就坐车。到了单位之后打开电脑开始一天工作,到了中午吃完饭就开始下午的工作。现在很多的网友许多通过手机上网,有很多的原因起作用。今天我可以很高兴的告诉大家,这些情况在慢慢的发生改变,在信息内容方面有了巨大的突破。从资费流量上来讲,我们提供的是应用服务。不光如此,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帮大家省流量的做法。
在介绍产品的时候,我也说到了,在音乐部分,一首在互联网上4兆多的MP3,通过我们的产品去听的时候,只需要消耗400K的流量。播放完之后,就可以选择是否去下载,操作习惯基本上和互联网是一样的。像今天标准的互联网上的新闻页面,据我们的统计,平均的尺寸除掉图片之后应该是在300到 700K,这个流量对于手机来说是个海量的流量。我们新闻的尺寸大概只有4到5K,我们中间做了大量的减法,帮大家省流量。所以大家也不要有这样的担心。
主持人:像您的这些应用,都有一些运营商在做,包括移动运营商其实也在做分享服务。大家可能就会选择其中的一两家,不会都选择。您是把这些优势集中在一起,面对非常强势的商品竞争,如何保证咱们的商品还存在这样的优势?
马腾:这也是很多人问过我的问题,我以一个例子来回答。首先,无线互联网发展刚刚开始,还处于初期市场,还不能跟互联网相比。第二,假设我早上从起床睁眼开始,等车,到中午吃饭,到晚上躺在被窝里,你会发现不同的应用场景,对于他所玩和所用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一个用户在晚上看的东西和早上在车上看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可能晚上会看偏情感类的,听的歌有点缠绵,有助于入睡的,可能在公共汽车上,他感觉很舒适的状态是比较亢奋的。一个人在一天过程中所需要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我们的出发点很简单,不太考虑内容的取向,而是考虑用户一天当中不同的场景下,他最需要什么,我给他一站式的服务,能够早上起来看新闻,在车上听他自己喜欢的歌,中午可以玩游戏跟朋友互动,晚上可以看他喜欢的小说。这是我们的设想。
主持人:现在手机的用户有多少比例的群体,会倾向于选择您的产品?
马腾: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今天的手机用户现在应该有6亿,6亿手机用户里有多少会期待我们的产品,我希望越多越好。
主持人:现在有多少客户?
马腾:两年多的发展过程中,前两天的数据是1500万的装机。
主持人:整个的推广,都是通过用户自己主动的下载,还是说你们有一些绑定,比如说和终端的绑定,和运营商合作去推广?
马腾: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比较特别,到现在为止,我们基本上没有跟运营商,通过他们的服务再往下推,也没有基本上跟终端厂商有合作。基本上是用户在我们的网站上通过自己的手机下载。最主要的还是用户之间主动下载,知道了大头这个网站。
主持人:听起来它的门槛并不太高,因为主要做的是产品的集合。作为手机运营商或者手机终端制造企业,他们完全也可以开发这样的系统,而且推广平台和力度会比您更好。
马腾:从这个角度来讲,可能有些地方我们两个的感觉稍微有一点不一样。第一,我过去做手机相关的领域大概有10年了,说句我的感觉,在手机上开发软件,它的难度要比电脑上开发软件难度大。举个简单的例子,公司刚刚成立的时候,招聘员工,我在中华英才网上查到了跟我们这个产品技术相关的人,共有五页,过了两年之后,我再查还是这五页。当然在2007年开始,这个行业技术人员的储备和行业的发展有了一个比较大的跨越,但是技术开发人员的储备相当相当的匮乏,而且难度相当大。在手机领域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同手机之间的平台跨度非常大。在这里他要下的工夫和考虑的问题,要比PC上开发软件大得多。
另外,在无线领域有一个比较特别的问题,就是怎么看待运营商。只能说我们在这个领域以一个独立的内容服务商来提供产品。有我们的优势,当然运营商的开发实力也很强,这是一个细分的市场,看最后这个市场发展到什么阶段。今天的无线市场不是做的人多了,而是做的人少了。包括很多腾讯的网友朋友们,都没有经历过手机上网,就是市场上参与者太少,希望更多人把这个市场做多做热起来。
主持人:您刚才更多讲的是资讯,音乐只是一部分。单纯的看资讯的部分,大家可以通过门户,包括移动在你的手机首页查到相关的网页就足够了。如果是看邮箱,智能手机也可以做到。你们有没有计划说自己开发一些吸引用户的软件,互联网的社区,把这部分客户拉过来?
马腾:我有一个建议,我非常希望您能成为我们的用户,就能感受到差别。我可以简单说几个点,正如主持人所讲的,今天的用户在用手机上网的时候,第一大的需求是资讯。这个资讯分几种,第一是新闻,第二是音乐等等。其实排在第二位就是音乐,音乐量非常大,我们做过统计,我们的用户中65%到70%都用过我们的服务。
主持人:是在线听,还是下载到手机上?
马腾:在线听。其实最早的产品不提供下载服务,只提供在线听的服务。当然它的用户渗透率是比不过看新闻的,但从这个角度来讲,刚才您讲的可能是传统的对手机上网的感觉。我们曾经做过这样的测试,比如说有几种不同的状态,第一放上电脑,插上一根网线,打开任何一个网站的新闻,同时拿一个手机打开新闻,可以说同一个网站同一条内容,用PC打开一个网站大概需要的时间是5到6秒钟,当然不包括他打开这个网页的主站,找到这个网页,这个过程就需要30到40几秒。如果说打开主站找到这个网页需要1分钟以上,通过大头所有加起来的时间不超过10秒。
我们接下来会有另外一个产品,我们会让每一个看到的新闻更加贴近自己,这是每一个人看到的个性化的新闻。而这个新闻都是我们通过系统化的预算,能够让你有更多的时间看到你希望看到的。这是手机作为个性化的终端更应该具备的贴心服务。
主持人:像您的这些应用,都有一些运营商在做,包括移动运营商其实也在做分享服务。大家可能就会选择其中的一两家,不会都选择。您是把这些优势集中在一起,面对非常强势的商品竞争,如何保证咱们的商品还存在这样的优势?
马腾:这也是很多人问过我的问题,我以一个例子来回答。首先,无线互联网发展刚刚开始,还处于初期市场,还不能跟互联网相比。第二,假设我早上从起床睁眼开始,等车,到中午吃饭,到晚上躺在被窝里,你会发现不同的应用场景,对于他所玩和所用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一个用户在晚上看的东西和早上在车上看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可能晚上会看偏情感类的,听的歌有点缠绵,有助于入睡的,可能在公共汽车上,他感觉很舒适的状态是比较亢奋的。一个人在一天过程中所需要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我们的出发点很简单,不太考虑内容的取向,而是考虑用户一天当中不同的场景下,他最需要什么,我给他一站式的服务,能够早上起来看新闻,在车上听他自己喜欢的歌,中午可以玩游戏跟朋友互动,晚上可以看他喜欢的小说。这是我们的设想。
主持人:现在手机的用户有多少比例的群体,会倾向于选择您的产品?
马腾: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今天的手机用户现在应该有6亿,6亿手机用户里有多少会期待我们的产品,我希望越多越好。
主持人:现在有多少客户?
马腾:两年多的发展过程中,前两天的数据是1500万的装机。
主持人:整个的推广,都是通过用户自己主动的下载,还是说你们有一些绑定,比如说和终端的绑定,和运营商合作去推广?
马腾: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比较特别,到现在为止,我们基本上没有跟运营商,通过他们的服务再往下推,也没有基本上跟终端厂商有合作。基本上是用户在我们的网站上通过自己的手机下载。最主要的还是用户之间主动下载,知道了大头这个网站。
主持人:听起来它的门槛并不太高,因为主要做的是产品的集合。作为手机运营商或者手机终端制造企业,他们完全也可以开发这样的系统,而且推广平台和力度会比您更好。
马腾:从这个角度来讲,可能有些地方我们两个的感觉稍微有一点不一样。第一,我过去做手机相关的领域大概有10年了,说句我的感觉,在手机上开发软件,它的难度要比电脑上开发软件难度大。举个简单的例子,公司刚刚成立的时候,招聘员工,我在中华英才网上查到了跟我们这个产品技术相关的人,共有五页,过了两年之后,我再查还是这五页。当然在2007年开始,这个行业技术人员的储备和行业的发展有了一个比较大的跨越,但是技术开发人员的储备相当相当的匮乏,而且难度相当大。在手机领域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同手机之间的平台跨度非常大。在这里他要下的工夫和考虑的问题,要比PC上开发软件大得多。
另外,在无线领域有一个比较特别的问题,就是怎么看待运营商。只能说我们在这个领域以一个独立的内容服务商来提供产品。有我们的优势,当然运营商的开发实力也很强,这是一个细分的市场,看最后这个市场发展到什么阶段。今天的无线市场不是做的人多了,而是做的人少了。包括很多腾讯的网友朋友们,都没有经历过手机上网,就是市场上参与者太少,希望更多人把这个市场做多做热起来。
主持人:您刚才更多讲的是资讯,音乐只是一部分。单纯的看资讯的部分,大家可以通过门户,包括移动在你的手机首页查到相关的网页就足够了。如果是看邮箱,智能手机也可以做到。你们有没有计划说自己开发一些吸引用户的软件,互联网的社区,把这部分客户拉过来?
马腾:我有一个建议,我非常希望您能成为我们的用户,就能感受到差别。我可以简单说几个点,正如主持人所讲的,今天的用户在用手机上网的时候,第一大的需求是资讯。这个资讯分几种,第一是新闻,第二是音乐等等。其实排在第二位就是音乐,音乐量非常大,我们做过统计,我们的用户中65%到70%都用过我们的服务。
主持人:是在线听,还是下载到手机上?
马腾:在线听。其实最早的产品不提供下载服务,只提供在线听的服务。当然它的用户渗透率是比不过看新闻的,但从这个角度来讲,刚才您讲的可能是传统的对手机上网的感觉。我们曾经做过这样的测试,比如说有几种不同的状态,第一放上电脑,插上一根网线,打开任何一个网站的新闻,同时拿一个手机打开新闻,可以说同一个网站同一条内容,用PC打开一个网站大概需要的时间是5到6秒钟,当然不包括他打开这个网页的主站,找到这个网页,这个过程就需要30到40几秒。如果说打开主站找到这个网页需要1分钟以上,通过大头所有加起来的时间不超过10秒。
我们接下来会有另外一个产品,我们会让每一个看到的新闻更加贴近自己,这是每一个人看到的个性化的新闻。而这个新闻都是我们通过系统化的预算,能够让你有更多的时间看到你希望看到的。这是手机作为个性化的终端更应该具备的贴心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