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发展背景
自从1847年电话诞生以来,电信业务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即使在发达国家大容量的网络也仅了限于有限的区域,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电信网络的质量和普及率还很低。80年代引入的VSAT技术能较快地解决此问题,它不仅能为无地面线路可用的区域提供服务,而且在性能、提供的业务种类、可用度、传输成本、扩容成本等方面都能与地面线路进行竞争。 VSAT的迅速发展还得益于80年代计算机的大量普及和计算机联网需求的大量增加。由于相当多的计算机通信业务是在一个主计算机与许多远端计算机之间进行的,而VSAT网能非常经济、方便地解决地面通信网很难处理的这种点对多点寻址;加上当时的VSAT已综合了许多新的技术(如分组传输与交换技术、高效的多址接续技术、微处理器技术、协议的标准化、地球站射频技术、天线的小型化及高功率的卫星等),使得VSAT基本具备了前一节所述的主要优点。因此,VSAT从80年代开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为卫星通信中发展最快的一个领域。
2.2 VSAT的三个发展阶段
从VSAT的发展来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2.2.1 初期阶段
主要指1980年以前及以后2年。在此阶段,VSAT以采用C波段为主要标志,并且只能提供单收和低速数据业务。
2.2.2 第一代VSAT
指1983年~1988年这一时期的VSAT产品。此阶段的VSAT以采用Ku波段和星形结构进行数据传输为显著标志,并开发了一些新的多址方式。
2.2.3 第二代VSAT
指1988年到90年代中期。此阶段,VSAT已从单纯数据型向数据、话音、图形等综合业务方向转化,并且开始采用网状结构,具备了第一节中所述的主要优点。
2.3 VSAT发展现状
到1993年底,全球已安装和预订的VSAT数超过了116000个。近几年来,每年的销售额约5.5亿美元,预计以后每年的增长率仍将在20%左右。
从90年代中期开始,VSAT逐步向第三代发展,其典型标志是加强网控的功能,即主要由软件来控制VSAT的操作。目前,VSAT正在向硬件和软件的标准化方向发展,以使VSAT设备本身作为一个低层的基本功能平台,根据用户的需要可以随时通过增加VSAT的硬件和软件来增强其功能,就如今天的PC 机,用户买了之后还可随时增加插卡和更新软件。
另外,对一些边远地区来说,VSAT的电源仍是一个问题(如在我国西南某省安装VSAT站时就遇到了由于供电不行而不能开通的问题),除了采用太阳能等其它发电装置外,第三代VSAT应具有较低的功耗、较大的电压动态范围和只在通信时才需开机等特征以满足边远地区通信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