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联通科技委主任刘韵洁
10月16日15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联通科技委主任刘韵洁做客新浪网,聊宽带发展与3G、电信业重复建设话题。
嘉宾简介
刘韵洁,1943年1月出生,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曾任中国邮电部数据通信局局长,现任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总工程师。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任邮电部数据通信局局长期间,负责组织、领导建立起全国范围、技术先进的数据通信网络,它已成为我国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刘韵洁在联通任职期间,建起了12城市的IP电话网,并提出在可控制、可管理的网络上提供IP电话业务,使联通IP电话卡得到社会的肯定。目前他正在负责建设中国联通的统一的大数据网、未来的语音业务、因特网业务、数据业务、视像业务等将由统一的网络向用户提供一揽子的业务服务。
作为CHINANET的重要奠基人,刘韵洁被誉为“中国互联网络之父”,并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50位数字英雄之一。
以下为访谈全文: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非常高兴请来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联通科技委主任刘韵洁老师。首先请刘院士和大家打个招呼。
刘韵洁:大家好。
主持人:我们今天聊的是宽带发展与3G,今天我们还邀请中国通信在线执行总编陈晓林共同主持。
陈晓林:大家好。
主持人:下周通信展就展开了,刘院士会关注哪方面的信息?有哪些政策会在这上面释放出来?
刘韵洁:国内对3G有很多期待,我关注3G的一些技术和业务,通过这两年有什么新的发展,这是我会比较关注的。我知道国内这几年这方面进步很快,这方面的应用,3G新的业务、新的应用有没有好的一些解决方案,比如说移动和互联网的融合,互联和服务的融合,我期待这方面有更好的成果和更好的解决方案。
主持人:新联通正式于10月15日成立了,你对新联通未来网络建设有何建议呢?
刘韵洁:我有什么期待的话,我期待国家能够尽快的把3G的牌照发出来,我们国家运营很长时间,也已经成熟了,原来三部委也承诺,成熟完以后就发3G牌照。现在重组与发3G牌照有很大关系,时机已经成熟了。现在3G和业务发展方面是很快的,据今年2月份统计的数字,全国大概有210个WCDMA的3G的网络,大概有90个关于CDMA2000,加起来有300个。用户数是2.9亿用户,WCDMA大概1.94亿用户,EVDO大概9500万用户,这是很大的规模,大概运营种类,我看了统计大概有400多种应用,而且有些应用,几乎所有运营商都提供,比如流媒体这样一些业务,比我们期望的有很大的推动。
主持人:我们的读者非常的专业,接下来的话题,您可以把技术大讲一下,GSMA有一个最新的统计数字,全国的HSPA用户超过5000万,大家非常期望移动宽带的服务,能否透露一下新联通对它建设3G网络的规划?
刘韵洁:因为国外HSPA这样的技术已经成熟。我想这些运营商要部署的话,现在就可以提供,但不是所有的城市都提供。对网有什么期待的话就是规模,因为我们国内在3G方面比国外滞后了若干年,今年国内是03年启动了,现在08年了,应该考虑国内市场的需求,适当向前一点,做的规模大一点,把网络做得好一点,它应该和HSPA结合紧密一点,能够给这么多的用户提供很好新的服务。
主持人:您还没有透露联通建网的细节,这方面能否聊一聊呢?
刘韵洁:目前这还不好说。
主持人:看来我们等待实施的时候再揭幕。您刚才也谈到我们国家马上要上3G了。我们现在上3G是晚还是恰逢其时呢?
刘韵洁:也谈不上晚。因为WCDMA在初期不太成熟的时候和培育市场的时候,我们没有进入,这有我们的好处和我们的考虑。另外也没有重组,发多少牌照也不确定,现在重组后是很好的机会,如果再不发就晚了。我是这样考虑的。因为刚才讲了,国外这些应用已经有很多应用保障得比较好,用户发展还是比较快的,2个多月增长9%,如果真的了解好用户的需求,有一些运营还是可以有社会需求的。
这主要的问题就是有一些普通的观念,比如说3G发放了,会不会给我们TD-SCDMA国产化有滞后的作用,是否不利于它的成长?我个人的看法,3G的发牌照会推动TD-SCDMA的发展,主要理由是什么呢?TD-SCDMA为什么发展比较滞缓,主要处在观望状态上,不敢大量的投入。因为没有这样的观念,如果有这样的观念,大家处于谨慎的心态,大家很明确。我做TD就做TD,做CDMA就做CDMA,做WCDMA就做WCDMA,大家都没有后路了,一门心思做的话,一定会把TD促进上去。因为TD尽管技术还有一些地方不太完善,因为大家没有全力以赴做这个事情。如果全力以赴去做,对TD没有什么影响。因为WCDMA在国外运营得比较好,从网络建设到培育市场以及提供业务,我认为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才能真正地形成一定的规模。
因为三年左右的时间,TD-SCDMA完全可以能够成熟起来。如果三年左右的时间,我觉得再做不起来,那就是我们人为的问题。但是,3G的发放,对整个价值链,对提供商都有影响。比如我们和固网的融合FMC,包括互联网和移动的融合,这些创新的机会,如果没有3G牌照这些环境的话,这些创新都会滞后。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我们现在全球的经济都处于一个困难时期,3G发照了以后,我估计在全球都会起到一个非常好的影响,对于不景气的市场是一个大大的推动。而正从这个角度来讲,3G应该发放。
主持人:刘老师反复提到发牌,能否进一步讲一下什么时候发牌呢?
刘韵洁:希望越快越好,希望国家部门考虑我们国家整体的利益,但也必须考虑TD-SCDMA的发展。
陈晓林:刘老师,发牌照是按照制式一起来发放吗?
刘韵洁:TD等于是已经发放了,为什么比较慢呢?因为没有压力,因为只有一家,如果大家互相往前走,做的服务好一点,网络规模做得好一点,这就是一个促进。据我了解,很多TD产业的设备提供商都同意这样一个管理,TD要发展好,必须国家发3G牌照,不发3G牌照,对TD的发展是有滞后作用。
陈晓林:是否有这样的问题,有些产业链的厂商都能提供,牌照明确后会更侧重WCDMA和CDMA2000。
刘韵洁:这是市场驱动,不管是中国移动还是中国联通以及中国电信,我想他们都有一个非常好的发展规划,这个发展规划一旦有这个牌照,他们会全力以赴做这个市场。现在都是设备提供能力远远大于需求,只要有需求,马上可以投产。你看有这个市场和有这个份额,就会全力以赴铺上去,要不然现在还是看着你有没有变化,3G牌照究竟怎样发都很犹豫,这是非常不利于TD-SCDMA的发展。
陈晓林:你提到规划,是否包括重组和融合的时间规划,从而影响了3G牌照的发放?
刘韵洁:因为重组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要走程序。我认为现在能重组,上市公司从昨天已经重组成功,这是国家各个部委包括运营企业大力协作的结果,应该说这在全球来讲都是很大重组的一个举动,而且我们做得这么平稳,这是很了不起的成绩。只有做完了重组,才具备发3G牌照的条件。我认为现在已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声号令,整个产业链都会动起来。整个国家的信息服务业又会出现一个新的发展局面,这对促进我们的经济发展也是一个很大的推动。你们互联网的业务,这个方面都有很多新的创新空间。
主持人:在3G到来的时候,运营商的建网有一些新的调整,工信部最近下发《关于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紧急通知》,你认为运营商的网络建设会受怎样的建设呢?
刘韵洁:我认为通知部这个政策非常及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我想是分为两层面,第一个层面,我认为凡是如果3G牌照要建基站,如果先建基站,我们国内的三家运营商能不能合作来建,从一开始就列好,不是你在这个搞一个站点,我在旁边再搞一个,这会给用户和社会都会带来不良的影响,而且从服务来讲,重复投资会带来很大的浪费,我想这应该是能够做到的。只要运营商选址好,网络规划可能不一样,差一点,但尽量协调一下。现在有的基站已经有了,别的运营商也想在旁边建基站,对于这个运营商也要考虑,对于已经有的资源要尽量提供方便,应该站在国家利益的角度,站在用户的角度,也应该提供方便。但往往企业和企业之间会有一些竞争的考虑,尽管我不是无偿的使用你的基站,但是为了竞争,为了体现网络智能更好,说我的机房没有机房,这个条件不具备,会找一些理由,这是很复杂的问题。我相信如果通信部加大这方面的力度,这方面也是可以去执行的。
主持人:据你了解,现在在运营商层面对于通知的执行情况怎样?
刘韵洁:因为这个事情我觉得还没有近期有行动,从联通方面来讲非常欢迎这样的政策。实际上我们已经和中国电信已经做这些事情,CDMA和GSM分站的时候,我们将来就已经要合作,要做这样的事情。
主持人:几大运营商在之前也公布了作为2G和3G的网络建设,中国移动宣布是1200亿元,中国电信宣布是800亿元,中国联通宣布是1000亿元,这个消息出台后,你觉得至少在联通这方面,这钱会怎么花,是否这些钱会干更多的事情。
刘韵洁:我想是这样的。为什么做这么大呢?就是为了给用户一个非常好的服务,从用户的业务需求来说,这个消息宣布以后,资本市场的股价在掉,因为大家觉得你投了资金三千个亿,什么时候把数回报过来,大家有这样一个担心。中国有中国的情况,这个钱不是买设备的钱,整个服务都包括进去了。这个方面我估计将来花不了这么多钱,这要看情况,整个想法是把网站建得更好,服务好一点。因为三个运营商可以感觉,我们与国外相比晚了五年了,如果要做就要尽量赶上去。
陈晓林:3G网络的发展,相对国外来讲已经有一定的差距。尤其随着互联网日益的发展,新业务可能更多了,未来运营商上3G以后是否也要考虑和互联网的融合,对于这方面的策略发展是否也有考虑?
刘韵洁:移动业务,最大的两大,最不可预测的就是和互联网结合所产生的后果。它们和互联网结合,3G的业务不会有这么蓬勃的发展。根据国外的经验是这样的。
主持人:15号是新联通诞生,也是网通谢幕的日子,我们家用的是网通的固话,将来是新联通的品牌。至于业务使用上,固话选用新联通,以后手机选择新联通的WCDMA,今后用户体验会有什么变化呢?
刘韵洁:我想会有很大的变化。这是我对一个课题做一个补充,我希望将来有一些关于固网和移动融合的一些新的成果和新的解决方案,比方说家庭网关,类似于这样一些技术成果。这些技术成熟以后,大家都在使用手机,甚至在家里也使用手机。在家里使用手机,如果是3G的业务,带宽就比较宽,这实际上是不合理的。因为移动的频率资源是宝贵的,是优先的资源,它的资源的成本和光网络的成本是比较高的。有一个技术,像家庭网关这样的技术,如果比较成熟,在家里可以自动切换到固网上,离开家以后,它就在移动网上,这是一个家庭网关的一个家里覆盖,不然我现在回到家里,在阳台上打电话,在家里信号不好,就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这样可以有效分配是固网的资源还是固线的资源。你的感受是不知道走固网还是移动,你所希望是速度更快,效率更好,这就是一个帐单,整个方面都非常的方便。但现在也有通过双模手机来解决固网的融合,这个技术在国外也有,但主要是Wi-Fi和手机的损耗比较大,待机时间比较短,所以推广方面不怎么好。所以希望是否有一些好的解决方案,好的一些成果展现出来,这是运营商会比较关注的。
陈晓林:下一代网络计划的启动,国内有什么考虑呢?
刘韵洁:尽管ITU对下一代网络有明确的定义,但含义不一样。对于下一代网络引进方面,国外确实比我们做得好一些。比如说光网络的智能化、自动控制方面,国外的很多运营商做得比较好一些。另外在承载网、IP核心网融合方面也做得比我们好一些。尽管我们一开始在承载网融合方面,我们国家一开始出来了一个探索者,还是靠前的,这几年有一点滞后,国外反而发展比较快,比如在IMS方面,国外在做的工作都比我们更靠前一点。
关于下一代网络的问题,除了网络引进的思路,我们做得靠前一点,运营商的计划和路都比较清晰,这方面比我们做得要领先一点。你提这个问题,是指在十年、十五年以后的网,不同于现在的网络。不同于现在的网络,国外确实像你提的一样,美国、欧洲、日本都在启动类似的计划,就是补充于现在的IP网,比如美国的基尼计划,网络创新的全球环境,就是瞄准了十年、十五年以后,它就是瞄准我不上IP的,更安全、更可控、更可管的一个高可性的环境,现在各个国家花大力气有相当人力、物力在研究,我们国内还比较缺欠,没有一个明晰的计划和目标,虽然有“863”、“973”,但没法和它们比,目标不清晰,也没有那么大的一个规划。我觉得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在下一代网络方面,如果能列上一个计划去开发研究,组织一批队伍,我估计对我们国家未来这些领域的打造有至关重要的一方面。
陈晓林:除了重组完成,除了三家全业务运营商以外,国内是否有意有一些服务概念商的概念多一些呢?
刘韵洁:我是主张在适当的时候,我们国家能够开放虚拟运营商这样一个政策。因为现在三家全业务运营商的物理资源非常的丰富,如果能开发出虚拟运营商的政策,我认为这些资源的合理利用,包括对业务更好的服务,都是一个很大的促进。如果有虚拟运营商,它不用建网,我就利用现有的3家运营商的网络做VPN的网络,我有自己的网管,有自己的计费系统,有自己的服务队伍,这就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可以更好的服务,更好的行政,可以更好的利用三家运营商的资源,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我期待着有一天这些政策逐步浮出水面。
主持人:最近你在做什么课题项目研究,你觉得非常有成就的一个项目,能不能分享一下呢?
刘韵洁:这不好公开。我在研究关于网络救灾的事情,因为汶川地震破坏得很厉害,有没有办法快速、方便的把网络能够建立起来,在做这方面的研究、探索,以后有机会了,有一定眉目了,再跟广大网友们见面。
主持人:我们也期待刘院士下一次来新浪和大家分享关于抗震救灾方面的网络技术研究。
刘院士,最后请你用一句话概括2008年的电信业的发展,随便用一句话展望2009年。
刘韵洁:2008年,我认为最重大的就是这次重组,这次重组非常顺利的,说明国家的决策还是非常正确的。三个运营商都是全业务运营商,希望在2009年,在3G方面和3G和融合方面,包括网络往下一代引进方面,三家运营商能够做得更好,而且在技术创新方面有更大的提高。
主持人:谢谢刘院士,也谢谢各位网友的参与,今天的聊天到此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