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就业的热,无论是从各地举办的IT招聘会场场爆满的情况可以看出些端倪,体验到莘莘学子对IT的热情与向往,还是随便翻开各种大大小小媒体的招聘版,IT工程师等职位总是出现在最抢眼的位置,再注上“高薪诚聘”的字眼,让人对“科技新贵”又羡慕又钦佩的心情也足见一斑。
而IT就业的冷,则主要体现在目前IT产业人才供需矛盾相当突出,人才结构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状况。软件人才严重缺乏,尤其是一些高层次、复合型的技术带头人和熟练的软件蓝领人才都相当短缺,满足不了IT产业发展的需要。
从热、冷的背后,一方面可以看出IT就业的大环境是非常乐观的,从全球范围来看,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对IT人才的需求仍将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二是随着IT业普通Sales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一批专业人才会逐渐向一些冷门的职位去转变,用技术与经验武装自己。总体来说,2005年,IT人才的走向会进一步细分。
就业形势较为乐观
IT产业作为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其迅猛发展的关键是有一大批从事IT技术创新的人才。一定数量、结构和质量的IT人才队伍是IT产业发展的支撑,一个国家的IT人力资源储备、IT人才培养及使用状况决定着该国IT产业发展的水平和潜力。也可以说,IT产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高水平的IT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是走向IT产业大国和强国的前提条件。美国、印度和爱尔兰的信息产业发展就是最好的例证。
就中国来说,IT产业在过去5年经历了年28%的增长速度,是同期国家GDP增长速度的三倍,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已进一步增强,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2003年,我国IT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88万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4000亿元,利税总额1000亿元,IT产品出口额1421亿美元。软件与系统集成销售收入1600亿元,软件出口额20亿美元,创历史最好水平。IT产业占全国工业比重达到12。3%,占GDP的9。1%,成为第一大产业。
而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将会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聚集各种资源,突破核心技术制约,在集成电路、软件、计算机与信息处理、现代移动通信、信息安全、信息服务和系统集成等技术领域加强创新,促进IT产品更新换代,推动我国由IT大国向IT强国转变,并进而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
所以,无论是从大的方向讲,还是从小的方面讲,培养和储备高素质的IT人才都显得非常重要。据数据显示,2003年,我国IT产业全行业从业人员408万人,其中软件业59万人。而据信息产业部公布的数据来看,我国IT业目前对IT人才的需求每年至少在40万人以上。按照这些数字显示,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对IT人才的需求,从另一个侧面讲,IT就业的大环境还是较为乐观。
还有,几大IT业巨头日前均在人才招聘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敞开了IT人才就业的大门。如:微软公司正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招聘能人,尤其是研发人员,招聘重点集中在软件开发工程师、软件开发组长、软件开发经理、软件开发测试工程师、软件测试组长、软件测试经理、项目经理等职位上,并为入职人员提供了丰厚的待遇。招聘对象要求具备的条件包括:会嵌入式技术;具有4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熟悉C,C++语言;计算机、电子工程专业毕业;英语优秀。此外,还要具备优秀的组织、沟通和创新能力;IBM也加大了招聘的分量,为IBM公司的长远发展和人才储备做充分的考虑和准备。
软件人才缺口较大
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指出,2004年,中国软件产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截至9月底,中国软件产业完成销售收入180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2。5%。我国软件服务与系统集成市场份额不断增加,占软件销售收入总量的50%左右,比去年同期提高了9个百分点。软件外包业务不断增加,超过全国软件出口的10%,比去年同期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软件企业的规模和管理水平都在不断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