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全球IT产业结构调整显示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制造业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大陆由于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再加上巨大的市场,正成为全球IT制造业的一个重要中心。而美国“9?11”事件和中国的“入世”更像是两支催化剂,让中国的IT制造业急剧升温,有人预言中国人的IT制造时代就要到来了。
从目前来看,中国的IT产品制造基地大多都聚集在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另外在东南、华北等地也有大片以IT制造为主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当这些地方都在火热地营造着“中国IT大制造”的氛围时,有着传统制造业基础的东北却显得比较“安静”。
对于这种“安静”,业界有着不同的说法,有的认为东北的IT制造业受经济基础的制约,将在“中国IT大制造”的氛围下继续沉默得像一只“羔羊”,眼巴巴地看着国内外众多强大的IT制造厂商分割、蚕食市场;也有人认为这种“安静”是一种力量的凝聚,有着雄厚的工业基础和较高劳动者素质的东北制造业,就像是一匹困在笼子里的“狼”,一但思想观念、产业环境等方面的束缚被摆脱,那么这只东北“狼”将凶猛无比。
说东北IT制造业像“羊”是有原因的。“9?11”事件使美国乃至全球的IT制造业生产下滑、市场萎缩,这必然会对中国产生影响;而尚在起步阶段的东北IT制造业也将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同时,“入世”对于东北的IT制造业而言,更是一种挑战,它将会加剧IT制造业在东北的竞争。在东北的IT制造业中,高精加工、技术密集型的高端产品在制造技术上比较落后,市场占有率较低,虽有一定的生产能力,但在产品档次和性能上还没有形成与国内外先进产品抗衡的能力。另外,东北的IT制造业中还存在着产品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分散、尚未形成真正的区域产业优势等问题。再加上长期的计划经济模式缺乏持续的技术创新动力,致使东北无法生成互相借势的优势产业链,从而难以形成明显的竞争优势。
认为东北IT制造业是“狼”也是有根据的,东北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产业基础、人才基础、科技基础以及基础设施都比较雄厚,一但市场放开,东北的IT制造业便能够凭借其劳动力和生产资源的优势,使老工业基地焕发青春。同时,东北各省已经注意到对外交流的重要性,以辽宁省为例,辽宁省省长薄熙来曾率代表团赶往珠江三角洲考察学习,并与广东省签订了辽粤两省长期经济合作协议,构筑了新型的战略伙伴关系:以辽宁制造业的基础和众多的技术工人力量,与广东的电子信息技术、资金、市场相结合,实现双赢的目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东北的IT制造业在未来将成为市场上不可低估的角色。
东北的IT制造业到底是“羊”还是“狼”,归根结底还要看东北人自己怎么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