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经济”起源于美国,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美国最先提出“总部经济”概念并从纽约发起。到2005年有56家世界500强企业在纽约设立总部。在我国,“总部经济”在北京首先得到传播,在上海得到发扬,引入天津是为了更高水平的发展。
据在天津提出“总部经济”概念的EOD总部港副总经理姚塏介绍,“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优势的其它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
“总部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基于三个条件:一是信息经济较充分发展。二是企业在发展中对于战略资源的需求地位上升。三是在发达的中心城市,战略资源密集,其获取的成本较低;在欠发达地区,常规资源密集,其获取的成本较低。
毗邻天津空港的EOD总部港项目,占地680亩,总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距中心城区20分钟、距机场3分钟的车程,南侧就是空港,正是具备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使得该项目能够将各种战略资源高度集结,使入驻企业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取。
“总部经济”是一种能够实现企业、总部所在区域、生产加工基地所在区域“三方”利益都得到增进的经济形态。发展“总部经济”可以为区域发展带来“五种效应”:
一是税收贡献效应。包括两个方面:企业的税收贡献效应,总部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要向总部所在地上缴所得税;在总部工作的高级白领,其丰厚的个人收入,必然要通过个人所得税形式为总部所在区域经济做出贡献。
二是产业乘数效应。制造业总部所在的区域,知识型服务业比较发达,形成为制造业总部服务的知识型服务业产业链:由通信、网络、传媒、咨询等组成的信息服务业;由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基金、租赁等组成的金融服务业;会计、审计、评估、法律服务等中介服务业;由教育培训、会议展览、国际商务、现代物流业等组成的新型服务业。一个制造业总部向一个区域迁移,都会带动几个甚至十几个与其有紧密业务关联的知识型服务公司随之迁移。
三是消费带动效应。总部对于所在区域的消费带动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总部的商务活动、研发活动以及保障商务活动和研发活动所必须的各种配套消费;二是总部高级白领的个人生活消费,包括住宅、交通、子女教育、健身、旅游、购物等等,这种消费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是劳动就业效应。“总部经济”的发展本身会充分利用人才优势,带来大量高智力就业岗位。同时,通过产业乘数效应,带动第三产业,包括知识型服务和一般型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就业岗位。
五是社会资本效应。一个区域聚集了大批的企业总部,促使这个区域的地产升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