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网成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A股首家网络视频公司就此诞生。8月18日,美国纳斯达克发布公告,华友世纪正式更名为酷6传媒。而此前,华友世纪已将无线和音乐两大业务出售给盛大网络,仅保留酷6网络视频业务。这意味着,酷6网已成为一家独立的上市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家上市公司均强调内容的正版化,及对影视剧等长视频的运营。显然,无论从内容获取还是从运营模式上看,都与传统电视台更为接近。
在2010中国互联网大会上,酷6网CEO李善友也指出,视频网站在从分享社区到门户过渡后,将进一步过渡到网络电视的形态。 从2009年底国家网络电视台(CNTV)的开播,以及2010年南非世界杯期间各家视频网站自制节目的热潮中,我们也不难看出这一趋势。 兴起于2005年的中国视频网站,在经历数轮洗牌之后,似乎正在回归传统。 YouTube还是Hulu? 2005年,3个PayPal前雇员成立了YouTube,可供网民观看及分享视频短片。YouTube引发了一场视频分享革命。2006年被谷歌收购时,YouTube已拥有4000万段视频,每日吸引600万用户浏览。 收购之后,YouTube虽然在市场份额上占据优势地位,但经营状况却一直欠佳。据国外媒体报道,YouTube自2006年被收购以来,连续3年呈亏损状态。 而2007年,由美国新闻集团、迪士尼、NBC环球和私人股权基金普罗维登斯(Providence Equity Partners)共同建立的视频网站Hulu,则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盈利。Hulu首席执行官杰森·吉拉尔(Jason Kilar)今年4月份曾表示,2009年Hulu的收入翻了3倍,达1亿美元;而在2010年,这个数字在夏天到来之前就能实现。 与YouTube不同,Hulu的视频来源均为从合作伙伴处获取的正版内容。Hulu的目标是让人们用“最简单的方法以最佳体验看到最高质量的视频”。凭借节目内容的正版化,Hulu为企业的广告投放营造了良好的环境。Hulu网站高层在“Media 2010”活动上表示,Hulu在视频流量上仅占美国1%,但却获得了美国视频广告市场的33%。 国外视频网站市场的变化,显然对国内市场也不无影响:2005年起,国内涌现出诸多效仿YouTube的视频分享网站。然而与YouTube类似,这些网站也迟迟未能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许多投资机构撤资,更是让这些视频网站雪上加霜。此外,广电总局发布相关条例,对视频网站进行整顿,在规范行业的同时也提高了准入门槛。到2009年时,国内视频网站的数量已从鼎盛时期的数百家锐减到不足20家。 而上市的两家视频网站与YouTube视频分享网站有明显的不同。乐视网从创立之初就强调内容正版化,通过“正版+付费+广告”的模式运营。酷6网也在2009年12月、2010年1月先后删除了没有版权的欧美及国产影视内容。据李善友介绍,酷6网的定位是网络电视,将主要通过广告盈利。 而2010年4月底上线的奇艺网也将目标指向了正版化运营。奇艺网CEO龚宇表示,在内容架构上,奇艺将以正版影视剧长视频为主;另有10%是与长视频有关的娱乐新闻、明星报道等。 显然,这些网站的运营模式与Hulu更为接近。 艾瑞网专家魏武挥指出,国内视频网站走Hulu模式是大势所趋。在他看来,YouTube这种视频分享模式会产生一种影响力碎片化的态势,使得广告主对于所谓上亿访问量的商业价值心存疑惑。而Hulu模式虽然提供的内容不如YouTube模式多,但访问更集中,且更接近电视台的制播分离、靠贴片广告盈利的模式。广告主对这一模式并不陌生,也就更愿意尝试。 不过土豆网CEO王微却认为,Hulu模式和YouTube模式对中国视频网站均不适用。在他看来,中国没有像美国那样几家一联手就几乎涵盖用户所需内容的大传媒公司,而YouTube的回报周期较长,需要持续的投入和足够的财力支撑,而中国市场缺乏这种耐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