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14日在北京召开的第12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上,国内软件人才培养又成为热点话题。据记者了解,在此次软博会举办的中国软件人才培养与发展论坛上,来自各方面的专业人士就“深化校企合作、助力人才成长”的主题展开热烈讨论,“学院派”和“技术派”两大模式激烈交锋。
但与此不相协调的是,我国软件行业的发展正在遇到人才瓶颈,IT人才的短缺,尤其是IT技能型实用人才的匮乏极大地制约了我国信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据有关数据显示,软件行业每年的人才缺口都在20万以上,并以每年十万的速度递增。在国内各大人才招聘网站上,对于各类IT人才的需求始终位于前列。
长期以来,关于IT人才培养一直有着“学院派”和“技术派”的两大模式讨论。目前,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的软件学院仍然是IT人才输出的主要基地,基础扎实、理论深厚、知识全面成为“学院派”人才的优势,但动手能力弱、实战经验匮乏也成为他们明显的硬伤。况且,学校的高门槛也令众多渴望进入IT行业的学子望而却步。而近年来社会上蓬勃兴起的IT职业培训恰恰弥补了“学院派”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知识更新快、实用技术强、来之即能战的鲜明特点使得技术派IT人才获得了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实用主义”成为他们身上的耀眼标签。为数众多的中等学历人员开始涌进了培训机构的大门,并凭借学到的职业技能成功跻身IT行业。对于那些没有机会进入高校深造的学子来说,后者更为实际一些。
其实,这两种IT人才培养模式各有千秋,在巨大的市场机遇面前,哪种模式更能符合社会的需要、企业的需要,哪种人才模式的发展才会更加长远,毕竟市场才是试金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