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
中国通信网 |
时间:2010-01-29 |
信息来源:人民网 |
1月25日是俄罗斯的“塔吉娅娜日”,也就是“大学生日”。自2005年时任俄总统的普京签署总统令把每年的1月25日确定为“大学生日”至今,每年的1月25日,刚刚考完试的俄罗斯大学生都以自己特有方式放松甚至放纵一下。今年1月25日,俄境内共有700多万名在校大学生庆祝自己的节日,但在这些庆祝活动中有些快毕业的高年级大学生却没有往常那么轻松和高兴了。
尽管不少俄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危机已基本结束,但这场危机对俄就业市场的冲突却仍在发酵。据俄联邦国家统计局1月28日最新公布的数字,俄2009年失业人口净增加160万人,达到640万人左右。据俄经济发展部预计,俄2010年失业人口将继续上升,并于今年底将超过700万人。俄业内人士估计,除俄政府公布的官方统计数据外,俄目前还约有200万人处于“隐性失业状态”,这些人或者被迫休假,或者拿不到工资,随时可能加入失业大军。为刺激就业,俄政府今年计划拨款363亿卢布(1美元约合30卢布)用于这些资金将用于职业培训、鼓励自主创业、创造公共服务岗位等领域,但这些措施中直接帮助大学生就业的却是凤毛麟角。
俄媒体近日披露,俄2010年将有10多万名应届大学毕业生走出校门后无处可去,面临“毕业就失业”的尴尬境遇。俄某大学生就业知名网站负责人安德烈·米罗诺夫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现在,俄罗斯大学所培养的毕业生已不能满足时代需求,造成了许多大学毕业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4-5年前,许多高中毕业生纷纷选择了热门专业,如经济、法律、贸易等。而在国际经济危机到来之际,这些专业的从业人员却难逃被裁减的命运。”米罗诺夫还指出,“当前的科学发展和技术更新换代都特别快,4-5年前考入大学的青年人所学的专业知识到毕业时就已落后于实际科学水平,比如许多学习石油开采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刚走出校门时就发现,他们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早已过时了。”米罗诺夫强调,“这种情况的出现并不是大学毕业生的错,而是俄教育改革出了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核心原因是,俄高等教育改革滞后,造成学校所学知识与社会人才的实际需求脱节、高校师资水平下滑等问题。”
俄国家储蓄银行行长、前经济发展与贸易部部长格列夫在1月21日召开的“俄罗斯与世界:新十年的挑战”国际会议上就曾指出,“俄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挑战,其中就包括劳动力的质量不高问题。虽然俄一直以本国教育体系为自豪,但俄高校如今并不能培养现代化人才。大学毕业生并没有接受市场经济教育,没有解决实际问题所需的知识基础。”而俄某大公司人事部负责人奥莉加也承认,该公司在2009年全年都根本没录用过一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她说,“如果两个人同时应聘一个空缺的职位,一个应聘者是有工作经验没有学历,另一个是有学历没有工作经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通常会最终录用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应聘者。”
俄《生意人报》1月25日报道称,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俄各用人单位都不愿意招收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机会少、工资水平低”就是俄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实际就业局面。在就业机会缩水的的同时,各用人单位为应届大学毕业生开出的月薪水平与经济危机前相比也大幅缩水。以经济最发达的莫斯科市为例,经济危机爆发前,拥有大学毕业学历的雇员月薪可达3万卢布,但现在的月薪起价只有1-2万卢布。而且,俄大学生就业市场目前的供求比例还出现了严重失衡,投送简历的数量比就业岗位多出一倍。据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年轻人中最热门的工作是市场和广告经理、客户服务经理和金融从业人员,但用人单位最稀缺的是销售人员、快递员、呼叫中心操作人员、电脑程序员等。俄猎头公司认为,目前用人单位更想得到“低成本”的员工,而不是对薪水和工作前景有较高期待的大学毕业生。 |
|
|
|
|
热门资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