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电 近年来,随着三网融合的不断演进,IPTV被一大批厂商寄予厚望。但,IPTV的发展一直保持着“不瘟不火”的态势。随着时间的推移,三网融合的趋势倒是日渐清晰,但IPTV的前途却不甚明朗。不光各大行业媒体对IPTV不怎么感冒,就连一些从业人士也显得信心不足。部分原本干劲实足的厂商、服务提供商也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热情,盈利是商业的根本法则,没有人愿意做无谓的等待。
中国是一个“管制”国家,IPTV的发展不光靠市场驱动,政策上的支持也尤为重要。IPTV多年来发展缓慢,不光是市场与技术的原因。由于IPTV牵涉广电网、电信网多重网络、互联网,而广电网、电信网及互联网分别属于不同的系统,所以运作协调难度相当大。笔者觉得这是IPTV产业发展不畅的主要原因。到目前为止,取得IPTV牌照的仅有上海文广、央视国际等少数几家广电系统企业,系统外的企业很难加入其中。这不利于形成良性发展的市场生态环境。
相比国内市场,国际IPTV发展要乐观得多。欧洲是IPTV市场起步较早的地区,目前总用户数占全球一半以上,2009年以来,英、法等西欧国家市场平稳增长,波兰、捷克、斯洛文尼亚等东欧国家的IPTV市场增长快速。美国VerizonFiOS仅第2009年三季度就新增用户新增19.1万,总数达到270万,是目前拥有电视用户最多的电信运营商。未来三年美国IPTV用户数还将增长三倍,达到1550万户。从今年1月份起,韩国打破政策瓶颈正式开通IPTV服务,到9月份,韩国IPTV用户数量就已经突破超过100万。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10年1月1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并明确提出了推进三网融合的阶段性目标:2010年至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2013年至2015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这标志着中国的三网融合进入实施阶段。这也将给中国IPTV市场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三网融合政策执行的两大主体是电信系统、广电系统,显然电信系统的实力要远强于广电。再加上广电长期脱离市场竞争,突然开放的环境必然给广电的运营带来很大的冲击。但电信并不会借机吞并广电,因为本次国务院发布的“三网融合”并不是一个完全“对称”的政策。2010年广电将成为三网融合的主角,广电也能从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相关发言人表示,无论由谁来传输和制造内容,播出和审查必须由广电负责。这对于IPTV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因为IPTV是一个更偏向广电系统的应用。
但作为三网融合后的一大主流应用,IPTV必然成电信运营商和广电运营商共同关注的焦点,有分析人士指出,IPTV将是未来宽带网络业务所承载的杀手级别应用。它已经不是某一方的应用服务,而成为了“三网融合”的象征。从整个IPTV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无疑也是个好消息。一份来自亚洲有线与卫星电视广播协会CASBAA的预测报告则显示,2010年中国付费电视用户数量将达到1.28亿户,粗略估算,2010年中国IPTV(网络电视)潜在市场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
如此巨大的市场空间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设备厂商、方案提供商、内容服务提供商。这有利于IPTV产业链的完善与健康发展。阿尔卡特朗讯、思科、中兴通讯、爱立信、三星、西门子等厂商都针对IPTV推出了自己的产品与方案。
研究人士普遍认为,IPTV将成为三网融合最大的受益者,IPTV在沉寂了这么多年之后,终于迎来了破冰的机会,借助三网融合,2010年IPTV将经过市场拐点,进入快速发展期。IPTV是三网融合后,广电运营商和电信运营商共同关注的焦点,在双方推动下,必将有所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