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去年的人才市场,从招聘需求上看,和往年有较大的不同。人才需求特点首先体现旺季微旺,平缓上升,并没有出现一个明显的峰值。
年底职位数量不降反升
往年的招聘岗位数量在2、3月份春节后的招聘旺季达到一个高峰后,开始下降或保持一个平稳的状态,到了10月份后又一个面向大学生的招聘小高峰,然后会进入到一个比较低迷的阶段。一般年底企业人力资源经理在做薪酬调整、绩效评估、年度预算等,企业的招聘会相对减少。特别是2008年12月份,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招聘需求探底到150万个在线职位。
2009年最大的特点出现在年底,智联招聘12月份的在线职位数量不降反升,达到了256万个。求职者似乎也同时感受到了初春的气息。一般到了年底,春节前很多人等拿年终奖,或充分享受单位的年休假后,春节后充分准备计划后才找新的机会。只是,求职者的反应似乎比招聘需求的增长稍微慢了半拍。因此,我们看到竞争指数的走势也不同于往年,在2009年基本上是缓解的趋势,但是年底却稍微有所反弹。(竞争指数体现平均一个空缺职位的申请人次,竞争指数越低,求职的环境越好。)
大学生就业需求增九成
2008年12月份,企业在某招聘网站上发布了9444个面向大学生的职位,在2009年12月份,这个数字上升到了17289个。虽然金融危机为已经逐年上升的毕业生就业雪上加霜,但是政府连续十多个针对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出台,从进一步扩大“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到扩大高校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役征集,从公务员扩招到大型国有企业新的就业机会的创造,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经济形势的好转成为促进企业招聘毕业生的持续动力,这一点在2009秋季校园招聘企业数量的略有增加可以体现出来。
尽管面向学生的招聘职位中,实习类的职位占了40%,和学生追求的长期稳定岗位有一定的落差,但是某项曾经做过的调查显示,具备相应岗位的实习经历对增强大学生的就业力很有帮助,57%的招聘主管在审阅大学生简历的时候会先看社会实践和实习的部分。
教育培训人才需求强劲
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企业培训的需求开始回暖,一些企业开始率先放开了在培训方面的投入,首要是内部培训方式,因而促进了一些面向内部和企业客户的培训师招聘需求。该职位任职要求多为复合型人才,比如医药行业的培训师,既要是医学、营养学专业正规大学本科以上毕业,从事过药品、营养保健品等医药行业的人员,相关工作经历2年以上,且要求有一定的演讲与授课能力、较强的沟通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等。
教育培训类人才需求最多的还是面向个人的社会办学培训机构,包括英语、计算机、各种证书和学历考试等教育培训人才。求职就业市场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促使在职的白领阶层和准备就业的大学生们参加各种各样的专业认证和职场技能培训。
有调查显示,40%的大学生曾经或者正在参加课程以外的各种培训课程,以增加自身就业时的竞争力。另外,国家提高就业能力,促进就业的政策也为多层次的培训机构提供了发展的空间,比如各种私营职业培训机构满足了大量从农村涌入城市的人群的需要。这部分人大多初中毕业,没有机会上高中、技校和大学。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市场需要更多具备一定职业技能的人员。这正为各种私营职业培训学校提供了市场机会。他们教授基础职业技能,并帮助学员在毕业后推荐工作机会。
房地产寻才趋势紧跟房价
房地产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和房价的走势巧合地走了一个W形。在形势不明或地产市场开始冷却的时候,首先出现变化的是,招聘的人群、企业的数量和规模。在市场火爆,招聘需求多的时候,企业的数量增加得很快,但企业规模小,每个企业平均招聘职位基本没什么变化。尽管房地产的发展也带动了水泥、建材、钢铁、装修,进城施工人员、有色金属等行业的人才需求,但房地产行业网络招聘的主要目标是房地产中介/交易人才,其比例占到了15%,招聘房地产中介/交易人才的机构数量虽然多,却规模都相对小,其招聘需求随着市场的反应很快,起伏也比较大。
地产开发商招聘的主要人才是项目管理类,大约是10%。建筑设计、土木工程、给排水等工程技术人员需求处于中游。这些人群的招聘相对稳定,而且往往在行业低迷的时候,正是有实力的开发商网络人才的契机。特别是项目管理类人才,由于项目经理要负责建筑/房地产项目管理,协调业主、监理、施工单位等的关系,其要求很高,一般要有工程管理、项目管理或工民建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三到五年以上房地产行业管理资历,特别是项目开发管理经验,有成功项目操盘案例的经验。网络招聘比较少的是建筑施工、物业维修和管理人员,可能和该人群非网络求职主体有关系,不足以反映市场的走向。
除了项目管理和专业性很强的人才,房地产行业的招聘难度一般,从求职者的期望薪金看,1000-2000元之间的比例是26%,2000-4000元占31%;两项合计57%,总体预期是低于目前企业的给付情况的,经济危机和求职压力下,人们的期望值更加现实,也是企业获取人才的好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