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
中国通信网 |
时间:2010-01-08 |
信息来源:人民政协报 |
四川省政协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殚精竭虑,所提建议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和采纳,收到了明显效果。据统计,2009年四川省27.63万应届高校毕业生,到11月底已实现就业23.76万人,初次就业率达85.98%,比前年同期略增。
2009年3月,一组数字让四川省政协委员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四川省87所高校共有毕业生27.63万人,为历年之最,签约率仅42%左右。很快,省政协和相关部门组成调研组,先后听取了省级和部分市级25个党政部门情况介绍,与30多个不同行业用人单位、10所不同类型高校的200多名师生代表座谈,并对15所高校的1400多名毕业生开展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调研组完成《关于促进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对策建议》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基层就业的建议》两份调研报告。2009年10月底,在省政府下发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后,调研组又对文件落实情况进行跟踪调研,最终形成《关于进一步健全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长效机制的建议》,供省委、省政府决策参考。
调研组建议: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体系,强化政府引导和促进职能,当前着重在3个方面加大政策鼓励和扶持力度: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和科研事业单位在实习、见习基地上多承担社会责任;加快中小民营企业发展,激励吸纳高校毕业生的积极性;服务基层项目上加强整合,提高待遇,拓宽出路,吸引更多优秀毕业生投身基层。建立专门就业市场和就业权威信息平台,强化新生职业生涯设计理念,开好就业指导必修课、增开创业课等,进一步强化公共就业指导服务。科学制订发展规划,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形成多元化办学格局;突出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增强就业竞争力。
四川省省长蒋巨峰,副省长魏宏、黄彦蓉、张作哈等多次就调研报告作出批示,要求职能部门重点在政府的政策体系和服务平台上下功夫,把政协建议转化为具体的政策和举措,进一步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各职能部门、高校逐条对照落实政协建议,相继出台有力措施: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城乡基层就业。2009年增加招募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和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扶贫工作的名额。大力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开展科技创新。对面向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在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研究生时加分,助学贷款代偿等方面,按规定享受相应激励政策。
支持中小企业和非公企业接收高校毕业生。符合贷款条件、接收高校毕业生达到当年新增就业总人数20%的中小企业和非公企业,可优先安排贷款贴息资金。对中小企业招用符合就业困难人员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在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补贴和小额担保贷款扶持等方面给予支持。
构建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绿色通道”,提供资金支持、政策扶持、项目论证等“一条龙”服务,在全省促进4500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创业。
面向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在企事业单位建立就业见习基地。见习地政府和见习单位要提供基本生活补助和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政府所属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提供免费人事代理。 |
|
|
|
|
热门资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