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草原钢城包头,鼓励全民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正在成为推动全市就业工作健康发展的一大主旋律。
包头市委副书记、市长呼尔查曾坦言:就业工作是一件大事,怎么重视都不过分,不管采取什么措施和办法,只要能够解决更多的人就业,都要大力支持。特别是要全力支持创业工作,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对创业人员要大开绿灯,给予更宽的、无障碍的政策,让更多的创业者当“小老板”,带动更多的人实现就业再就业。
今年初,市政府出台政策措施,鼓励全民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规定,除国家法律、法规明确不能从事经营活动以外的社会各类人员,都能参与创业活动,以带动更多的城乡劳动者实现就业。
创业培训改变命运
对创业人员,包头市一律进行创业培训。初始创业6个月之内参加创业培训,全额给予创业培训补贴,初始创业6个月以上参加创业培训,给予50%的创业培训补贴。今年1-11月,包头市对6880名各类有创业愿望的劳动者进行了提高创业能力的创业培训,有1240名返乡创业的农牧民工参加培训,169位高校毕业生重返课堂,受益匪浅。
包头稀土高新区武银福窑村村民史今今深有感触地说:“真正走上创业这条路,才知道有多难。一个人既当老板,又当店员,根本没有节假日。可最难的还是缺少经验,完全是凭感觉经营,而且缺少资金。听说政府要为失地农民举办创业培训班,我马上就报名参加了。”她说:“这次培训真的让我收获很多,原来一些模糊的经营理念,现在变得有了条理。”
创业培训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如今,在包头市,许许多多像史今今这样的创业人员学到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无法学到的东西。
小额贷款雪中送炭
今年,包头市扩大了创业人员小额贷款范围,将小额贷款向本市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延伸,对从事微利创业项目的贷款,由财政拿钱给予50%的贴息。提高了小额贷款的额度,最高限额提高到8万元;对创业能力强、带动就业人数较多的项目,贷款最高限额提高到10万元;对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创业的,贷款最高限额提高到人均12万元。突出了对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扶持力度,对毕业五年内的高校毕业生创业贷款在规定限额的基础上再提高30%,由政府给予全额贴息;对高校毕业生初始创业,并能实现正常经营,给予三年的社会保险补贴。
孙毅,这个毕业于内农大食品科学工程专业的小伙子现在干着一个和他专业对口的工作———蒸包子,卖包子,而且是自己当老板。毕业后放弃稳定工作四处闯荡的孙毅在一番磨练后回到故乡包头,建立了自己的餐饮品牌———“花包子”快餐。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花包子”快餐拥有了两家小店,聘用了近10名下岗职工,包子品种也有20多个。一心把品牌做大的孙毅又抓住今年包头市全力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机会,主动参加了市就业局举办的创业培训班,并申请了5万元贴息贷款建设生产车间,专门用于包子肉馅的制作、配送。
包头市通过对像孙毅这样的创业人员建立创业培训、贷款扶持、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创业模式,截至11月底,为3573名成功创业人士发放创业小额贷款2.1亿元,403名返乡创业的农牧民也领到了2005.5万元的小额贷款,87名高校毕业生享受到565.5万元的全额贴息贷款。全市实现创业带动就业20825人,切实解决了一大批人的就业再就业问题。
市政府成立了创业促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和实施了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措施,发挥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及其他社会组织的作用,共同做好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同时,加大了财政投入,设立了创业发展资金,每年由地方财政安排1000万元作为创业发展资金,每年滚动增长10%,纳入预算。
包头市还大力营造创业促进就业的良好环境。今年已有8家公办和民办培训机构积极参与创业培训工作,装备了创业培训场地,完善了创业培训设备。市劳动就业部门加强了与合作金融部门的对接与沟通。争取合作银行预留小额担保贷款支持规模,扩大担保基金与贷款的放大比例,进一步减化了贷款环节,实行“一站式”服务,加快了小额担保贷款发放的速度。降低了贷款门槛,反担保人员由过去的公务员、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扩大到其他各类事业单位和一些效益较好的企业工作人员。积极搭建创业服务平台,完善创业服务手段。
创业培训深入推进
包头市政府确定目标,从2009年起,三年力争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的人数占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比重逐年分别达到20%、25%和30%以上。2011年创业与其带动就业的比例达到1:5以上,非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提高20个百分点。未来几年,我市将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完善创业扶持政策,让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