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
中国通信网 |
时间:2009-12-11 |
信息来源:中国人事报 |
今年以来,山东省济宁市强化政府责任,完善政策措施,创新工作机制,确保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总体稳定。1-10月份,全市累计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45200人,其中党政机关招录103人、事业单位招聘2368人、国有企业接纳1432人、民营企业接纳41236人、自主创业61人。
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增长放缓对就业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济宁市出台了“1+10”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市人事部门实施毕业生就业工作月报告、月通报、定期督察制度,为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打下了良好基础。
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基层就业、自主创业毕业生少,特困家庭毕业生就业难的实际,济宁市积极实施毕业生基层就业、毕业生就业技能培训、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毕业生创业园、公益性岗位开发、特困生就业援助、毕业生应征入伍七个重点项目,最大限度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
济宁市不断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形成了人才市场与人力资源市场相衔接、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结合、市县人才市场与乡镇人才服务站相统一的良好格局。1-10月份,市人才市场共举办各类高校毕业生招聘会278场,进场招聘单位12905家,达成就业意向78355人次,实现就业29318人。
加强毕业生就业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市县两级人才市场信息贯通,完成了与外地知名人才服务机构和市内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的网络对接,降低了就业求职成本,提高了对接成功率。加强人才服务品牌建设,适应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需求,相继开展人事代理、人才派遣、人才测评等专业化服务项目。开辟毕业生就业“绿色通道”,对就业指导、市场招聘、人事代理等事项实行“一站式”服务,受到广泛好评。
为在全市营造好的环境,形成就业合力,济宁市市、县两级均成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该市还将毕业生就业情况纳入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考核指标体系,实行量化考核。今年,又建立了企业吸收高校毕业生排名制度,对前10名的单位法人代表授予“济宁市促进就业功臣”称号。坚持每两年表彰一批在基层创业的毕业生先进典型,注重总结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唱响了毕业生基层建功立业的主旋律。 |
|
|
|
|
热门资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