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在23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前三季度我国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851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94%;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9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与上季度末持平。(10月23日新华网)
今年前三季度的就业形势,总体来看好于预期,特别是牵动社会神经的大学生就业和农民工就业局势稳定。说明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就业政策,从农民工到高校毕业生,从稳定就业到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从减轻企业负担到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政策组合拳的效应已经初见成效。
数据显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9月已经完成了402万人,完成全年目标500万人的80%。到9月底,120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了就业。从重点群体看,大学生就业率到9月为74%,与去年相比大体持平。农民工外出人数目前已经恢复到去年同期95%左右的比例。可见,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冲击正逐步被化解,经济的强劲复苏对就业产生了强有力的拉动作用。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对就业的正面带动作用会越来越突出,预计今年第四季度以及明年就业形势都会保持平稳并持续向好。由于就业的情况比较好,减轻了失业保障的压力,没有出现大量失业的情况。与此同时,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在前三季度也继续扩大,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均比去年底有明显增加。社会保险待遇进一步提高。
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来看,无论是大学生就业,农民工就业,还是城镇失业人群就业的前景总体上是乐观的。然而,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突出表现在城镇新增就业同比增速下降,就业质量不高,人力资源回报率下降,返城实现就业的农民工中,普遍存在就业岗位不稳定,报酬减少的现象,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仍较突出。
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没有彻底消除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还有很多,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再加上就业形势的变化又滞后于经济形势发展的变化,所以当前的就业问题仍然是我们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
就业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在我国,仍任重道远。促进、扩大就业,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笔者以为,除了国家继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提高劳动者各项社会保障待遇水平、加强就业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外,我们的企业还应履行社会责任,尽量不裁员或少裁员,而各有关部门更要创新思路,切实发挥职能作用,千方百计地拓宽就业渠道,把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困难就业人员等群体就业工作扎扎实实落实好。这既是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又是各级政府、每个企业的重要职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