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和正确领导下,营口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政府促进就业的作用,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拓宽就业渠道,挖掘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潜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保持社会稳定。经过全市努力,2007、2008年在省政府对各市政府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考核目标评比活动中营口市连续两年列全省第一,并获省政府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省总工会工人先锋号优秀服务窗口称号。
2009年,营口市预计接收高校毕业生4000多人,其中硕士以上约占2.5%,本科约占54%,专科约占43.5%。截止7月20日共实现就业2895人,就业率约72.4%。下半年营口市将适时举办一系列招聘活动,采取鼓励创业、就业见习、技能培训等措施促进就业,确保年底就业率不低于95%。
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营口市主要采取如下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制定优惠政策
为落实2009年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顺利完成各项就业工作任务,该市结合实际转发《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做好稳定就业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营政发[2009]8号)、印发《营口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挖潜增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营政办发[2009]39号),制定就业、创业、见习、培训等政策,部署开发就业岗位等任务。并起草《关于印发营口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营口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细化创业、见习工作任务。
为做好今后一段时期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对全市19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营口市起草制定《营口市2009-2013年引进高校毕业生规划》,《规划》提出五年内全市引进本科以上高校毕业生30000人的目标,并就岗位开发模式、人才引进政策提出详细规划。
二、开发就业岗位,明确部门职责
为落实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项行动会议精神,根据市主要领导意见制定《营口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挖潜增岗促进就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全市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25860个的任务目标并对普查任务做出分解落实计划。
6月11日,市政府召开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项行动会议,布置工作任务,明确政府各部门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职责分工,全市29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分别落实到人事、劳动、教育、财政、经委等9个政府部门,并将各部门完成就业工作情况纳入年度考核目标。
此次挖潜增岗专项行动共有66个市直部门、6个县(区)及所属部门、近3000家企业参与行动。截止6月20日,已开发就业岗位28010个,完成省计划任务的108.3%。
三、开展就业见习,提高择业能力
根据《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千企万岗就业见习计划实施方案》的要求,市人事局、劳动局、总工会、妇联、团市委五部门加强合作,认真落实辽宁省千企万岗就业见习计划。全市共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20个,可提供省见习计划岗位500个。
为保证本地高校毕业生充分参加就业见习活动,根据《营口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实施方案》要求,市政府再开发就业见习岗位500个,见习基地为见习毕业生发放见习补贴、享受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并享受各项见习优惠政策。
四、实施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工程
营口市已设立"营口市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资金"300万元并积极筹措就业资金用于发放就业补贴和购买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贫困生就业。两年来共为167名贫困生提供就业援助,未就业的贫困生当年全部通过购买就业岗位方式兜底安置就业。
五、实施大学生创业工程
为推动高校毕业生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该市设立"营口市大学生创业资金"500万元用于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无息借款服务。该市的小额贷款担保基金也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贷款担保。2009年市政府为高校毕业生筹措可借贷总金额达700万元,并将贷款限额由2万元提高到4万元。共接受毕业生创业贷款申请43人,涉及贷款金额86万元。
营口市已建立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6个,为创业毕业生提供场地、税费减免、政策扶持、贷款等服务,涵盖高新技术、IT产业、中小企业、现代服务业等多种适合毕业生参与的行业。
六、大学生就业信息工程实施情况
"营口市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站"可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多种就业服务,并与国家、省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建立有效链接。营口市积极发挥网站技术优势,不断强化网站服务功能,搭建毕业生网络服务平台。网站点击量39万人次,网页浏览量突破120万页,搜集毕业生个人求职信息8万多条。同时通过网站发布公告、文件60多件,提供毕业生档案信息2万多条供毕业生查询,对促进全市毕业生就业及引进人才起到辅助作用。
七、加强校企合作,搭建人才智力引进平台
近年来,营口市与大连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吉林工商学院、齐齐哈尔大学、辽宁科技学院、辽宁工业大学等23所高校在就业、科研、人才引进方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组织本地区50多家企业与各高校举办就业工作座谈会,互通供求信息、建立人才引进、技术合作、就业交流等多方面合作机制。
八、发挥人才市场资源配置作用
营口市积极发挥人才市场的人才资源配置主渠道作用,为重点企业、部分高校举办专题性毕业生招聘活动,同时发挥辽宁中部七城市联合体、沿海城市经济区等区域性合作组织资源充沛的优势,联合举办招聘活动,为全市企业引进急需人才。全地区每年举办毕业生招聘会不少于130场,其中大型招聘会不少于30场。
2009年,营口市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做为政府民生工程的重要任务,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省、市各项就业政策,努力建立协调、有力的长效就业工作机制,确保完成省、市政府就业工作的各项目标,确保营口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