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大连市金州区坚持以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为主线,通过实施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多上项目带动就业等多项就业政策和措施,为城市失业者和返乡农民工打造"立体就业模式"。
以创业促进就业。金州区以创业基地建设为重点,深入开展创业促就业。今年,该区通过加快推进三十里堡、登沙河临港工业区、金州开发区、金州湾四大产业基地建设和汽车电子等五大优势产业发展,不仅可以直接安置城市就业和返乡农民工就业5000多人,而且还能通过创业基地辐射,在全区形成300多个创业实体,这样又能带动6000余人就业。
以项目带动就业。金州区把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作为扩大就业的重要措施来抓,并将项目建设与安置就业"捆绑"在一起。今年,该区按照"竣工一批、投产一批、安置一批"的原则,布局了91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852亿元,当年可实现投资243亿元,预计新上项目可安置城镇失业者和返乡农民工2.6万人。
以培训扩大就业。该区把普惠制培训范围扩大到城乡所有有就业需求的劳动者,扩大创业培训范围,将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者、复员退伍军人、残疾人等城乡各类创业者纳入创业培训范围。为了提高创业就业培训质量,该区运用"大水漫灌式、重点辅导式、以会代训式、个人自学式"的"四式"培训法,开展了对城乡就业者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类培训,突出了就业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目前,全区接受创业就业培训者已突破16万人次。
以援助扶持就业。该区今年将停产、半停产企业的失业人员纳入就业困难群体重点援助范围,开发社会管理、社会服务5291个公益性岗位,安置5291名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困难群体专项援助计划,组织镇、街劳动保障部门干部对就业困难人员上门登记,实行动态管理,落实扶持政策,并通过开展"一帮一"的服务活动,帮助失业者尽快就业。加大零就业家庭和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援助力度,确保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对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实施兜底安置。
以监管保障就业。在全区范围内建立企业裁员备案制度,加强对停产、减员和降薪企业的管理。同时,抓好失业监测,建立月度失业状况监测、月度农民工返乡和进城务工状况监测、月度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制度,及时实施失业预防、调节和控制,为创业就业提供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