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
中国通信网 |
时间:2009-07-10 |
信息来源:金融时报 |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对我国实体经济产生了冲击,就业形势的变化是其中重要的方面。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我国及时采取了一系列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其中包括在促进就业方面采取了“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金融危机给我国劳动力市场带来影响的重视。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在国家政策的刺激下“回暖”的迹象逐渐巩固,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形势究竟如何?发生了什么变化?下半年我国的就业形势趋势如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都阳。
主持人:上半年的经济以及就业数据即将公布,您能谈谈我国上半年就业形势的状况?并且对下半年我国就业形势趋势持什么看法?
都阳:人们对上半年我国就业形势的关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根据国家统计局针对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就业影响的调查,农民工失业率达到7%至8%左右。根据以前的调研,农民工的失业率一般较低,原因在于农民工就业很灵活,一旦失业农民工往往返乡。因此,目前7%至8%的失业率,是比较高的水平。同时也说明,从短期来看,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就业的确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需要关注的另一个方面是大学生就业。对于大学生就业来讲,虽然金融危机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但我们更需要关注长期的因素。近年来,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一直比较突出,今年的供求关系会进一步紧张。一方面,由于高校连续几年的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的用工需求谨慎。因此,今年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加突出。
对于下半年我国就业形势的走势,虽然现在没有全面的数据,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出现了一些积极的迹象。在沿海地区,原来金融危机造成的萧条的劳动力市场,现在已经开始活跃。另外,还有一些迹象表明,一些企业即使在当前订单下降的情况下,也尽量保留工人,表明他们对经济形势的走势还是比较乐观的。预计下半年的就业形势会走向好转,不会像美国、欧洲等一些发达国家那样失业率一直攀升。
主持人:我国出台的4万亿元投资大都流向了大型国有企业,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难以“分得一杯羹”,而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吸纳劳动力能力较强,因此有些经济学家认为,我国刺激经济计划对就业虽然会带来影响,但是影响并不大,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都阳:经济刺激计划的不同投向,的确会产生不同的就业效果,但我们不能只看国家出台的刺激经济政策对就业的影响。政府在金融危机后所采取的“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是对劳动力市场的直接干预。“更积极的就业政策”体现在许多方面。
首先,企业是用工需求的源泉,保企业才能保岗位。因此,我国采取了一系列保企业的措施,具体措施包括,缓缴社会保险,降低社会保险的费率,通过失业保险金来保工作岗位。同时,当企业面临困境,的确需要削减工作岗位时,鼓励劳资双方协商。此外,我们前期调查研究发现,最低工资的上涨,对企业用工成本的增加有明显影响。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市场的影响,国家暂缓调整企业最低工资标准,这些措施都是比较得力的,具有实际意义,效果明显。
另一方面,国家还加大了农民工培训的力度。国家鼓励失业的农民工加入新的培训计划,更有利于农民工寻找到新的就业岗位。因此,我们不能只看4万亿元投资计划对就业的影响,积极的就业政策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主持人:我国的就业问题不仅仅面临金融危机的冲击,近年来就业形势尤其是大学生就业一直不太乐观,在促进就业方面,我们应该采取哪些短期和长期性的措施呢?
都阳:影响我国就业形势变化的原因包括短期性和长期性因素。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属于是短期性因素,我国政府采取的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包括暂停最低工资,缓缴社会保险等措施都属于短期措施。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可能更需要一些长期的举措。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实际上并不说明我国不需要人才。前几年沿海地区技术人员的工资上涨是比较迅速的,这类人才的短缺是比较明显的。所以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更主要的因素是,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没能很好地对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教育体制与劳动力市场的脱节的矛盾这些年来一直没有解决。一方面有人才的缺口;另一方面,劳动力供应过剩。这种矛盾主要在于教育体制改革的不充分。从长期来看,下一步应该继续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加强劳动力市场与教育部门的联系。教育制度改革要深化,包括招生数量、培养内容、培养对象,都应该和劳动力市场紧密结合起来。政府也通过政策去引导企业增加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农民工就业本身比较灵活,市场机制表现得很充分。农民工就业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社会保险的问题。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我国把城市社会保障体制建立起来,实现了从计划经济时期保障体制向市场经济下的社会保障体制的转变,并逐步完善。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显露出来。农民工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小、社会保障水平低,而且由于农民工就业的非正规性,使得雇主几乎不对他们的失业承担责任。这种局面使农民工在遭遇失业冲击时面临更大的生活困难。长期来看,这个问题需要解决,我们需要更加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只有建立了这种体系,才能在面临危机冲击的时候,不会造成某个特定群体遭受更大的损失,对冲击产生的影响将会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 |
|
|
|
|
热门资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