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创业有优惠见习有补贴
眼下,锦州市已全面启动“高校毕业生千企万岗就业见习计划”,明确高校毕业生创业有优惠、见习有补贴,其中优先安排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
该市继续加大基层管理和服务岗位开发力度,对在这些岗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给予每人每月不低于1000元的生活补贴,并帮助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对毕业生创办企业初期(2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
锦州市实施高校毕业生见习补贴政策,见习单位为见习毕业生发放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60%的见习补贴,其中省财政承担2/3。
鞍山:对困难毕业生实施就业援助
针对一些家庭困难的毕业生,鞍山市启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工程”,设立300万元“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资金”,对困难家庭毕业生在未就业前由政府给予每人每月500元的生活补贴,补贴时间不超过3个月。在这3个月里,政府将帮助他们寻找合适的就业岗位。
鞍山市建立了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还在网上设立了“毕业生就业咨询热线”。此外,从6月4日起,鞍山市有关部门对全市2009届毕业生情况进行普查登记,重点对困难家庭毕业生信息进行汇总,采取多种形式为其提供就业岗位。
丹东:政校企联手“挖”出2000个岗位
面对今年高校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丹东市相关部门和大专院校、用人企业联手顶住压力,“挖”出2000多个就业岗位,集中开展就业服务活动。
辽东学院建立了信息完备的毕业生供求数据库,效果立竿见影,不到一周的时间,70多家企业提供的1000多个用人岗位“收入囊中”。大连一家企业人事部门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实际上,现在我们企业发展急需人才,不是企业没有就业岗位,而是学生就业存在误区。如果毕业生能切合实际,应该可以找到不错的工作。”
一些企业对吸纳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热情也相当高,许多企业主动登门求才。
葫芦岛:就业直通车开进校园送岗位
6月17日,葫芦岛市劳动、人事部门精选招聘单位,市内50多户企业“组团”来到沈阳化工学院、沈阳工业大学开展就业直通车“送岗位”活动。
葫芦岛市就业管理局副局长尹成海对记者说:“这次到沈阳工业大学,我们根据学科特点,有选择地组织了20家单位,特意精选了213个岗位,月薪从1000元至1500元不等。希望广大毕业生能够适应市场就业形势的需要,树立市场就业的观念,在企业和基层的广阔天地施展才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据介绍,在这次专程到沈阳开展的招聘会上,有近百名毕业生找到了合适的工作或签订了意向性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