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告别风平浪静的校园生活,踏入纷繁复杂的社会,如今又到了大学生寻找工作的高峰期。这些学生面临的第一个考验就是如何顺利就业。在这样一个特殊而又重要的人生时刻,大学生们在想些什么,他们的就业之路是否顺畅,他们如何走好踏入社会的第一步,便都成了心中的压抑许久问题。今日上午9时,“赤峰地区大中专毕业生择业大会”在我市人才市场召开。
毕业了 我们的工作在哪里
记者在招聘现场看到大厅内人头攒动,这是针对大学生的专场招聘会,一张张充满着朝气和对工作渴望的脸随处可见。其中,还有不少家长带领孩子前来了解情况。
蔡同学是赤峰学院的一名大四学生,尽管离毕业还有两个月的时间,但是他已经参加过多次人才招聘会了,小蔡告诉记者,自己很想找一份对口专业的工作,但由于竞争过于激烈,所以到现在还没有找到。
23岁的小孙是宁城县人,今年7月将从通辽市一家医学院的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记者碰到小孙时,她正拿着档案,在人才交流市场内寻找适合自己的单位。小孙上的是专科,她告诉记者,这一点在找工作时是个劣势,自己在通辽也曾经联系过好几家对口的单位,但都没有成功。她说:“只要能找到一份月收入有七八百元钱的工作,我就可以先养活自己,下一步边干边说吧。”小孙说,目前就业形势不太好,她和同学谈起这一话题时,大家的心情都非常焦急,但普遍就业要求都不是很高。小孙很现实,她说:“我还年轻,不管怎样,经历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在丰富人生的阅历,从一个低起点的工作干起,在磨炼中不断成熟,付出和收获总会成正比的。”小孙现在的想法表明现在大中专毕业生能够积极面对当前就业难的现状,客观对待、从低做起,一步一步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孩子急 家长更着急
记者在人才交流市场看到了许多学生是由家长陪同前来的。23岁的小李就是由妈妈陪同前来选择招聘的。小李刚刚毕业于内蒙古职业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小李的妈妈告诉记者:“这次招聘会很好,为这些毕业的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就业平台,她(小李)刚刚毕业什么都还不懂,所以我就陪她一起来,替她把把关。现在的就业压力非常大,孩子苦恼,我们也苦恼,找个对口专业不是很容易,不找对口专业,又什么都不会,还得重新做起。前段时间她签约到鄂尔多斯一家中小企业,但是离家远,工资不是很高,在那里她又人生地不熟,我们考虑这几年赤峰发展也不错,所以还是让她回来选择就业。”
商家更看中的是实力
在交流大会现场,一些公司明确表示,他们更多的是看重应聘者的实际能力,一位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今天我们也带来了大概10个岗位左右的人才需求,来参加这次人才招聘会。对学历啊,各方面的要求不是很突出,我们更看重的是这次人才的个人能力,实际操作水平。” 通过对部分用人单位的了解,发现社会所需要的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综合素质应该包括思想健康和道德自律、讲诚信、容易与他人合作的品格,以及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基本的法律法规知识。目前的大学毕业生中,很多人只注重书本知识,兴趣范围也有限,这使得他们在竞争职位时难以胜出。甚至部分大学生并不知道如何定位自己,会很浮躁,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所以,商家在考虑大学生的能力外,也考虑的自身定位问题,同时,部分商家在招聘同时也不忘提醒前来招聘的学生,只有结合自身的专业特长,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才能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招聘会提供了平台
据了解,这次招聘活动为社会公益性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求职信息也将免费赤峰人才网发布,交流成功人员免费办理就业手续。参加交流大会的市内外各类用人单位达到100家以上,将提供就业岗位2500多个,其中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化工、医药、机电、机械、教师等职业占多数。
针对目前就业难的问题,赤峰市人事局副局长吉日嘎拉表示,受全球经济这个大气候的影响,今年企业用人需求比往年明显减少,就业难是现实,我们政府一方面要求企业尽力多安排大中专毕业生,另一方面,我们毕业生也要从根本上改变就业观念,打破专业限制,降低期望值,先想法解决就业,有了一定经验后再逐步创业。据了解,此次招聘会专业涉及社会力量办学、经贸、商贸、餐饮宾馆、医药、IT、金融保险、矿山机械等多个专业大类。招聘会从5月23日开始至5月25日结束,预计每天入场人数达到3000人,3天预计超过10000人。
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长期关注
在当前的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话题。它不是某一个家庭、某一个部门单枪匹马努力就能解决的,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协调与重视。
首先,要进一步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宏观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努力增加就业岗位。这就需要通过大力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来增加就业岗位。同时,要在大力发展非公企业的同时,引导非公经济健康发展,使非公企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场所。有关部门应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对各类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兑现劳动报酬、缴纳社会保险等情况的监督检查;要求非公企业为职工提供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以解决大学生到非公企业就业的后顾之忧,从而吸引大学生到非公企业就业。
如何让高校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也是需要考虑的一项重要内容。调查中大学生普遍反映,当前高校的部分教材过时,专业设置针对性不强,使少数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无一技之长,难以适应社会需求。如何根据市场需求增加实用性强的专业课程,让大学生真正能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努力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人才,是高校需要进一步解决的一个问题。
同时,要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力度,建立大学毕业生就业服务相关机制。学校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或与有关企业、单位建立长期就业合作关系等措施来抓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用人单位应改变自身的人才观,不盲目追求高层次人才,人为增加大学生就业难度。应根据实际,合理引进人才。相关部门应制定出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的政策及配套措施,并在政策机制上予以保障,把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政策用活、用好,最大限度地解决好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以确保社会稳定与和谐。
大学生就业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每年的这几个月,都是大学生即将毕业的时间,也是他们为工作而奔波忙碌的时间。衷心希望我们的采访会带给大学生、用人单位、政府和社会些许有用的启示与思考。让我们共同努力,使这些风华正茂的学子迈好走入社会的第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