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朱丰俊 黄雅熙 实习生 严兰 通讯员 何燕红 田禾戴维)昨日上午,广州市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在华南理工大学(五三校区)举行。61家企业进场,提供近2000个岗位,吸引了超过6000名高校学生冒雨前来应聘。但在这场针对应届生的专场招聘会上,大三学生和往届毕业生竟唱起了主角。不少大三学生表示,现在工作不好找,他们不得不提前出动,积累工作经验,攒下毕业时的揾工资本。
大三学生争抢实习岗位
昨日,由广州市人力资源市场举办的联动招聘会在华工等7个会场同时举行。在华工会场,万宝盛华(manpower)、浦发银行等13家招募实习生的企业吸引了大量学生排长队面试,不少大三学生也来竞争,火爆的场面成为本周招聘会的一大亮点。多家企业忙着挑选实习生。
“听师兄师姐说今年的就业形势很严峻,所以我们想早点出来感受下就业气氛,为将来工作积累经验。”华南农业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大三学生小梁说,她发现参加招聘会的大多是大三生,都是想找一个实习机会。
据记者现场观察,提供实习岗位的单位大多是银行、地产、电信通信、销售等,主要招聘储备干部、销售、软件开发等。在某银行实习招聘摊位前,100多名学生排成长龙去争20个储备干部岗位,竞争十分激烈。
实习生留聘机会有八成
现场大三学生也多过应届生,很多用人单位也称很意外。一家招聘单位的人力资源经理说,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大,学校也应该鼓励大三学生出来实习,这对其未来的职业方向有帮助。
据统计,昨日现场超过80%的岗位明确表示有最终留聘的计划。
不过,“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并没有社会上形容得那么悲惨。”昨日,广东金融学院招生与就业处副处长吴斌表示,他听说目前华工等学校就业率大概接近50%.他所在学校今年有毕业生4300人,其中本科近3000人,专科生约1300人。目前意向签约率已近六成,跟往年比也差不多。
■花絮
校花也叹工作不好找
广东金融学院是此次联动招聘的主会场,共70企业入场,提供岗位数约2000个。零星小雨中,身材高挑、一袭白裙的衷同学在求职长龙里很醒目。
这个容貌倩丽的姑娘的简历显示,她曾获得“广东十大校花”等称号。不过,主攻国际金融的她也感叹工作不好找,班上找到工作的人并不多。目前她正在一家大型银行实习,月工资也有1000多,但她觉得银行严谨、刻板的生活不太适合自己。考虑再三,她把简历投给了一家文化公司的广告策划职位。不过,她 2800-3800元的月薪期待也明显高过其他同学。
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李展学的是机械学,昨天他瞄上的却是一个月薪1200元的配送员职位。“只要有双休日,800元我也愿意干。”
本报记者 朱丰俊 实习生 严兰 通讯员 何燕红
[相关新闻]
女大学生招聘会5000人赶场
250多家单位提供近3500岗位,但入场人数比主办方预计的少
本报讯 (记者 梁茜 通讯员 陈婷婷)昨日,一场专为2009年毕业的女大学生量身定做的“女大学生就业指导咨询暨招聘会”在广州大学广场举行。入场应聘的是清一色的女生,但招聘现场未见火爆,入场人数比主办方预计的少。
5000女学生前来应聘
据介绍,今年应届高校毕业生达33万人,其中女生16万人,占了“半边天”,而在今年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女大学生们求职找工作比男生们更为困难,经常会被用人单位所定的隐形门槛拒之门外。
“目前招工的性别歧视依然存在。”省妇联副主席杨建诊表示,据统计,现在每100个招聘岗位,只有14%-17%确实供应女生,很多企业没有明确只招男生,但同等条件下都会优先男生,“主要是因出差不方便、喝酒应酬不方便、工作几年就得结婚生孩子等。”
昨日的女大学生招聘会是省内首次专为女生们量身定做的,共有250多家企事业单位入场,提供近3500个岗位,主要是文秘、会计、客户服务、市场营销等职位。
主办方预先向各高校派出6000多张入门券,女生们也可凭学生证免费入场。但或因天雨的影响,昨日招聘现场未见火爆场面,接近中午应聘人数才逐渐增多。据主办方最后统计,约5000名女大学生参与了招聘会,比预期中少。
“有机会总比没机会好”
招聘会上果然看不见男生的身影,偶尔看到几位男生,也是陪女朋友前来的。不少女生表示,她们参加类似的现场招聘会已不少于三次。“其实心底对这类招聘会没抱有多大的希望。”
广州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小邱和几位女同学一并说出她们参与招聘会的矛盾心情,“每次都是花好长的时间排队等候,换来的是用人单位一到两分钟的面试时间,而且有些面试人员态度冷淡,我们都不知道如何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表现自己,以及对企业有所了解。不过有机会总比没机会好,就是来碰碰运气。”
■链接
一季度广东就业回暖 新增城镇就业岗位逾40万
本报讯 (记者 朱丰俊 通讯员 梁嘉敏 王分枝)记者昨日从省劳动保障厅获悉,今年一季度,广东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1.2万个。
日前,省劳动保障厅围绕实施《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召开阶段总结会。会上,该厅党组书记、厅长刘友君表示:一季度我省劳动保障工作开局良好,就业局势呈现出与经济同步回暖的态势,全省城镇新增就业41.2万人,顺利完成返粤农民工有序就业阶段性任务;社会保险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人数同比增长均在2%以上,人均养老金超过1300元,比去年增加186元。劳动关系总体保持和谐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