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天,顺德区统计局城调队发布消息称,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8年顺德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433元,同比增长8.1%;人均消费支出22165.53元,同比增长5.0%。全区城镇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人均年可支配收入26433元
2008年,顺德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33元,比上年增长8.1%,扣除物价因素影响,实际增长2.7%,增速比上年放缓1.6个百分点。
工资性收入仍是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2008年,顺德区城镇居民的人均工资性收入17998.76元,比上年增长11.8%,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达68.1%。其中,企业经济和居民收入保持平稳增长;而财产性收入则下降38.6%,主要是利息收入和股息与红利收入分别下降38.5%和18.2%;转移性收入下降15.3%,主要是赡养收入下降67.1%,而养老金或离退休金收入则增长6.2%,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尤其关心低收入家庭和离退休人员的生活状况,加大了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相应提高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补助标准、提高了养老金或离退休金,使低收入家庭和离退休人员收入得到了较快增长。
去年,顺德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165.53元,比上年增长5%。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居民消费倾向异常活跃,消费倾向(消费性支出与可支配收入之比)达到83.5%,比上年增加2.8个百分点。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加快,由温饱型消费向享乐型和发展型转变,家用轿车、交通和通信、旅游、文化娱乐和服务等消费热点持续升温。城镇居民生活形成了“吃讲营养、住求宽敞、用追高档、医有保障”的新型消费格局。
人均通信消费支出增长9.6%
在居民整体消费中,交通和通信仍是热点。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居民汽车消费进入理性化,居民根据实际需要购买中档汽车较多。去年,顺德区城镇居民人均交通支出3630.31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购买汽车人均支出1677.46元,比上年增长6.5%;车辆用燃料及零配件人均支出913.97元,比上年增长17.2%。
由于汽车拥有量增加和车辆用燃料价格的上涨,使车辆用燃料、车辆使用税费等养车费用攀升。至去年底,顺德区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汽车拥有量为44辆。汽车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实用的交通工具,近两户家庭就拥有一辆汽车,大大超过全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比全省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19.6辆,高1.2倍。
去年,顺德城镇居民人均通信消费支出为1371.47元,比上年增长9.6%。人均购买通信工具支出157.53元,比上年增长10.4%;通信服务支出1213.94元,增长9.5%。由于市民移动电话拥有量不断增加,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至2008年底,全区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移动电话257部,比上年增长8.4%。
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尚未改变
顺德城调队的调查还显示,在顺德城镇居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尚未改变。去年,顺德城镇居民20%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0535.75元,比上年下降16.6%;而同期20%高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57567.41元,增长18.1%,增幅比20%低收入家庭高34.7个百分点。城镇居民20%高收入与20%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由2007年的3.9倍上升到2008年的5.5倍。
顺德城调队建议,政府应积极扩大就业,拓宽居民增收渠道。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岗位,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保险、现代物流等第三产业;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发挥其在吸纳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鼓励下岗失业人员通过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实现就业;通过政府出资、社会扶持,积极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此外,鼓励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通过减免税收和行政管理费、提供小额贷款担保、发放低保就业补贴等优惠政策降低创业风险,加大创业扶持力度,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刘嘉麟 李丽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