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
中国通信网 |
时间:2009-04-22 |
信息来源:人民网-中国央企新闻网 |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电子信息产业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冲击,但产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优先发展信息产业仍是当今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落实过程中,要处理好出口与内需、技术与市场、产业与应用、软件和硬件、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2008年下半年以来,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增速不断下滑,销售收入增速大幅下降。11月份,全行业销售收入出现了10多年来首次月度负增长,全年增速仅12.5%,出口增幅同比回落12.65个百分点,仅为13.55%,创多年来增速之最低。利用外资额明显减少,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多年未有。面对复杂的形势和严峻的挑战,如何促增长、保稳定、调结构、谋转型,是全行业必须认真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当前电子信息产业形势仍然非常严峻
多年来,对外开放、国际合作、引进外资,加快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具有明显的外向型特点,与全球产业、国际市场紧密相连。2009年2月份全行业出口交货值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64%。但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和深化,电子信息产业也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冲击,目前这场危机的影响尚未见底,电子信息产业形势仍然非常严峻。
今年1—3月,电子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3%,延续了去年11月以来的负增长态势,是工业各行业中下滑最大的。3月份出现积极迹象,增加值同比增长1.2%。1—2月进出口贸易额下降明显,累计进出口总额为876.1亿美元,同比下降30.3%。国际市场需求明显不足,主要产品产量继续下降。传真机、彩色电视机、数码照相机和手机等主要产品销售收入大幅下滑,东部重点省市产业增速明显放缓。
电子信息产业正处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又恰逢国际金融危机,使得制约产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更加凸现。一是由于缺乏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拥有少,企业抗风险能力弱,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很大。二是对外依存度高,内需市场难以支撑产业发展。三是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大多处于价值链低端,产业规模和增速受价格下降的影响很大。四是软硬件产业比例不协调,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升级。
危机的确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但产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优先发展信息产业仍是当今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
|
|
|
|
热门资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