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文生 张连城
钟润生)在昨天召开的市委市政府宝安、光明现场办公会上,宝安区委书记周林祥代表宝安区委区政府,就市委全会以来和市"两会"之后该区贯彻会议精神、抓"三保一促"工作情况作汇报。据介绍,第一季度,宝安区主要经济指标逐月向好;预计第二季度经济形势将进一步好转,实现经济平稳增长。另据介绍,这次经普中,宝安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16家,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4952家。
周林祥首先介绍了宝安区"三保一促"的主要措施及工作情况。
去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宝安区克服和战胜了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严重冲击,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8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553亿元,占全市的48%,其中电子通信制造业产值4744亿元,占全市的53%;出口总额740亿美元,占全市的41%。这组数字说明,宝安区的经济是以工业为主导的外向型经济,外贸依存度高达393%,受"一企独大"的影响较深,这次金融危机对国际市场消费类电子产品特别是大宗产品的影响最大,因此,宝安区受到的冲击更为直接,产业结构和人口结构存在的问题显得更加突出,面临着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双重考验。根据市委市政府"三保一促"的决策部署,宝安区认真分析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采取综合措施,以区委区政府1、2、3号文制定了关于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的综合配套文件,系统地对全区"三保一促"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第一季度宝安区经济出现逐步回升迹象,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治安进一步好转,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没有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和越级进京赴省上访等重大信访问题;民生工作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正有序开展。
会上,周林祥着重汇报了该区经济运行方面的情况。
第一季度,宝安区经济总体形势仍然较为严峻,但主要经济指标逐月向好。预计生产总值增长5.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5%,税收增长6%。投资和消费增长势头良好。工业和出口呈现触底反弹态势。自主创新取得新成效。新企业注册踊跃。全区新增注册企业2073家,其中3月份新增注册企业1003家。
预计第二季度,宝安区的经济形势将进一步好转,实现经济平稳增长。一是企业订单明显增多。据区加工贸易平台统计,3月份的企业新签出口合同数环比增长48.3%,出口合同金额环比增长47.3%,进口料件合同金额环比增长51.8%。二是工业龙头企业企稳走强。富士康、伟创力、恩斯迈等龙头企业均在大量招工。工业龙头企业的企稳走强,将有力带动全区中小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好转。三是投资和消费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在投资方面,政府投资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将进一步加快。在消费方面,工业企业生产经营逐步恢复正常,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市场活跃,一批新的大型商业网点陆续开张。四是一批企业将实现新产值。富士康大水坑科技园、东芝泰格、住友电工、佳能精技、创维科技园、领亚光缆、深超光电等重大产业项目陆续投产,形成新的产值;去年从市外迁入观澜的铃鹿富士施乐电机,预计今年将实现产值100多亿元。这次经普中我区又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16家,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4952家。
"当前,经济虽有所回暖,但国际市场形势难以预测,经济全面复苏还有待时日,特别是宝安区尚处在城市化后的初始阶段,需要破解的难题不少,全面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与任务十分艰巨。"周林祥表示,宝安区将认真贯彻落实现场会议精神,把全面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进一步深化研究宝安区的产业规划布局,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整体素质和产业竞争力,大力发展物流、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具有辐射力的专业市场、商贸旅游业等,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科学发展上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