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4月13日电】(记者吴晶晶 郭丽琨)中国将健全法律法规,探索科学有效的形式,加强人民群众对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的监督。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3日发布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指出,中国将加大执法监察、廉政监察和效能监察力度,进一步完善特约监察员制度,加强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探索、试行特约监督员制度,配合其他监督形式,开展对法院工作及审判人员的审判作风、工作作风、职业道德和廉洁自律等方面的监督;探索、试行特约检查员制度,改革和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配合其他监督形式,对检察机关进行监督。
行动计划说,中国保障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的权利,发挥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和新闻媒体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监督作用。
促进妇女在各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权利
过半政府部门将有女性领导
【据新华社北京4月13日电】(记者 谭浩 郭丽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3日发布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指出,中国将进一步提高妇女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水平,其中50%以上的国家机关部(委)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盟)政府工作部门要有女性领导成员。
中国将全面实现《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规定的目标,,保障妇女合法权益。各级人大、政协和人民政府领导成员中都要有1名以上的女性。50%以上的国家机关部(委)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盟)政府工作部门要有女性领导成员,提高女性在市(地)级以上国家机关中的厅局级、处级公务员中的比例,在省、市、县级后备干部队伍中女性不少于20%。
逐步在全国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定期为65岁以上老人做健康检查
【据新华社北京4月13日电】(记者 陈菲 孙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3日发布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指出,从2009年开始,逐步在全国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行动计划指出,定期为65岁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检查,为3岁以下婴幼儿做生长发育检查,为孕产妇做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为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艾滋病、结核病等人群提供防治指导服务。实施结核病等重大疾病防控、国家免疫规划、农村妇女住院分娩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开展为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消除燃煤型氟中毒危害、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农村改水改厕以及为预防出生缺陷而进行的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等项目。
行动计划要求有效控制传染病流行。加大艾滋病防治力度,加强重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县级以上和乡镇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网络直报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80%以上,报告的完整率和及时率达到90%以上。
设立国家投诉受理办公室
进一步拓宽和畅通信访渠道
【新华社北京4月13日电】(记者 吴晶晶 吕传忠)中国建设全国信访信息系统,设立国家投诉受理办公室,进一步拓宽和畅通信访渠道。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3日发布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指出,中国通过开通绿色邮政、专线电话、网上信访、信访代理等多种渠道,使人民群众以书信、传真、电子邮件等书面形式表达诉求;建设全国信访信息系统,设立国家投诉受理办公室,建立健全人民建议征集制度,为人民群众表达诉求、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建议提供便利;坚持党政领导干部阅批群众来信、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和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信访群众制度,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在保障公民的表达权利上,中国还将加强对新闻机构和新闻记者合法权利的制度保障,维护新闻机构、采编人员和新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法保障新闻记者的采访权、批评权、评论权、发表权。
新增1800万城镇就业人口
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就业问题
【据新华社北京4月13日电】(记者 陈菲 丁逸旻)《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指出,2009-2010年,新增1800万城镇就业人口,转移1800万农业劳动人口,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就业问题。
行动计划指出,落实劳动合同法,普遍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大力推广集体合同制度,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全面落实最低工资制度,促进职工工资水平稳步增长。
保证汶川震区群众年底前住新房
将对地震遇难者登记造册并予公布
【新华社北京4月13日电】(记者 吴晶晶 崔静)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3日发布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指出,中国保证汶川地震受灾群众2009年12月底前住进新房。
中国政府2008年专门制定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和《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决定用三年左右时间完成恢复重建的主要任务,使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条件和灾区经济发展水平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实现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的目标。
行动计划表示,中国将采取多种措施,解决恢复重建规划区内100万左右劳动力的稳定就业问题,重点帮助零就业家庭实现至少一人就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超过灾前水平,灾区群众普遍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同时还将对地震中遇难和失踪人员登记造册并予以公布。
在执法、司法各个环节保障人身权利
严禁刑讯逼供和非法拘禁
【新华社北京4月13日电】(记者 吴晶晶 崔静)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3日发布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指出,中国在执法、司法的各个环节,依法保障人身权利,严禁刑讯逼供和非法拘禁行为。
中国严禁刑讯逼供。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对刑讯逼供或者体罚、虐待、侮辱犯罪嫌疑人的,将根据不同情节和后果,分别给予相应的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同时,中国严禁执法人员实施非法拘禁行为。收押、换押、延押必须依法进行,防止错误羁押和超期羁押。完善对受害者的经济赔偿、法律救济、恢复名誉等措施,对造成非法拘禁、错误羁押、超期羁押的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和处罚。
加大对监所执法活动中违法行为的查处追究
保障被羁押者权利与人道待遇
【据新华社北京4月13日电】(记者 吴晶晶 丁逸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3日发布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指出,中国将完善监管立法,采取有效措施,保障被羁押者的权利与人道待遇,加大对监所执法活动中违法犯罪行为的查处和责任追究的力度。
行动计划表示,中国推动完善被羁押者权利保护与人道待遇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完善监所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执法工作评议考核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建立监所执法执纪监督制度和权力制约机制。
中国采取有效措施,严防对被羁押者实施刑讯逼供或者体罚、虐待、侮辱等行为的发生;所有提讯室实施强制物理隔离;建立并推广提讯前后对被羁押者进行体检的制度。
行动计划说,中国还将进一步完善被羁押者的处遇制度。完善被羁押者通信、会见、生活娱乐、离监探亲等规定;完善被羁押者生活卫生管理制度和医疗保障机制,推行生活卫生标准化管理;加大对监所的资金投入,改善被羁押者的监管环境和条件,保障监所的给养费、公务费、装备购置消耗费、修缮费及其他费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