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广东惠州的天空有些阴沉,时不时掉下几滴雨。然而,这样的天气似乎并没有影响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的心情,在TCL通讯十周年的庆典上,他郑重地对外表示,一定要“恢复TCL手机国内市场的竞争力”。
不得不变
作为国内老牌手机企业,TCL通讯与夏新、波导一样,也曾风光一时。上世纪末,在国内手机市场还是外资品牌一统天下之时,TCL与其他9家国内企业一起杀入手机市场,掀起了一轮本土品牌发展的浪潮。
2001年至2003年是TCL手机高速发展的时候。这个阶段,TCL通讯凭借宝石手机取得市场成功。TCL手机3年(1999年-2002年)营业额增长了260倍。
2004年,TCL通讯迎来了最辉煌的时期。这一年,TCL通讯并购重组了阿尔卡特公司的移动电话业务部门,获得了全球化的研发、生产及销售资源。
不过,月满则亏。并购阿尔卡特很快让TCL通讯尝到了国际化的阵痛。李东生坦承:“国际化的道路并不平坦,由于我们经验缺乏,合资公司在成立初期经历了一段艰难经营的过程。”2005年、2006年,TCL通讯都在为扭亏而努力。
亏损的不仅是手机业务。在接手阿尔卡特手机业务之前,2004年1月,TCL还并购了法国汤姆逊公司的彩电业务。这两次并购让TCL背上了亏损的包袱。2005年成为TCL发展史上第一个亏损的年度;2006年,TCL亏损额达19亿元,戴上ST的帽子。在并购之前,TCL的净利润还有7亿元。
为了扭转手机业务的困境,李东生找到了一度任TCL移动副总经理、后离开TCL创业的刘飞。在刘飞的努力下,TCL手机业务实现了简单有效的重组,逐渐恢复了良好的现金流。刘飞也因此接替“手机狂人”万明坚出任TCL通讯CEO(首席执行官)。
尽管刘飞为TCL手机业务的国际化之路立下了赫赫战功,但2005年以来,TCL通讯并没有因此赚得多少真金白银,反而因过分注重海外业务,使得TCL手机在国内市场几乎毫无作为。
在海外,TCL通讯主打阿尔卡特品牌,走的是运营商渠道,靠低端机打市场,因此尽管销量不小(2008年销量超过1000万部),但利润始终不高。在国内,近年来TCL品牌手机同样在走低端路线,靠消化库存维持销量(2008年销售170余万部)。
就在TCL通讯举行十周年庆典的前一天,TCL通讯发布了2008年财报。财报显示,2008年TCL通讯实现净利润2849万港元,剔除可换股债券衍生公允价值变动及可换股利息预提前净利润为37万港元。这样的数字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李东生并不满足于手机业务“不亏”或“微利”的现状。要想让手机业务真正强起来,TCL通讯就必须转型。
转型从换人开始
就像当年在关键时刻找到刘飞一样,这次李东生找到了另外一个“狠角色”——— 杨兴平。在过渡人物王道源“成功帮助公司进行了业务重组和组织架构调整,物色到一位合适的首席执行官,完成他作为首席执行官的任务”之后,3月25日,多普达公司的创始人杨兴平正式走马上任。
如果说当年刘飞接下CEO是为了开拓国际市场的话,那么杨兴平无疑肩负着重振国内业务的责任。
让刘飞下、杨兴平上,是李东生经过深思熟虑的。“去年6月份,李董事长就找到我,商讨我加盟TCL通讯的事情。”TCL通讯CEO杨兴平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
据杨兴平介绍,他1月份就已经正式加盟TCL通讯,但那时只负责国内TCL品牌手机业务。“考虑到TCL品牌和阿尔卡特品牌要进行资源的有效整合,董事会任命我担任CEO。”杨兴平说。
不过,杨兴平坦言,他对阿尔卡特品牌的海外业务还不是很了解,目前由另外一位副总郭爱平负责,而他自己将主抓国内市场。
毫无疑问,让李东生下定决心重振国内手机业务的因素正是3G,而这也是杨兴平加盟TCL的原因之一。在正式成为TCL通讯CEO的第二天,杨兴平就通过记者向外界表达了自己的一个愿景:将TCL通讯打造成为3G时代4C融合(电脑、通信、消费电子以及内容)的领导者。
“其实,在多普达的时候,我就有4C融合的想法,但由于那时传输信息的带宽较窄,内容这个‘C’还不具备和其他3C融合的条件。”杨兴平说,“现在3G已经启动,在3G网络下,内容和服务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很显然,杨兴平的4C理念说服了李东生。李东生也表示:“步入3G时代后,我们希望利用TCL在电子信息产业积累的优势,发展包括电脑、通信、消费电子和内容在内的4C融合,努力使TCL在产业融合过程中确立领先的地位。”
杨兴平告诉记者,TCL通讯必须走转型的路子,即把过去卖硬件的一次性收益模式,转变为提供内容和服务从而实现多次连续性赢利的模式。TCL很多业务的毛利率在20%以下,而谷歌、RIM的毛利率超过了50%,苹果的毛利率也超过了30%。
记者了解到,除了手机业务之外,TCL的彩电业务也在谋求转型。TCL品牌管理中心总经理梁启春告诉记者,TCL正在与英特尔合作,力推互联网电视,将互联网的内容搬到电视里。
“其实,不仅TCL通讯要转型,TCL的其他业务也要转型。TCL的转型从手机业务开始,手机业务的转型从国内市场开始。”杨兴平说,“转型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但不转型一定会失败。”
国内市场主攻TD
杨兴平非常推崇苹果和RIM,因为它们凭借内容和服务,造就了iPhone和黑莓的辉煌。找到具备“杀手级”应用的内容与TCL手机结合,这是杨兴平必须解决的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因为杨兴平自己就在做内容。杨兴平不仅是TCL通讯的CEO,还是上海自然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自然道)的CEO。自然道是一家提供移动理财终端和配套理财软件及服务的公司。有意思的是, TCL集团持有其35.48%的股权。
在这样一种特殊的关系之下,杨兴平表示,会把理财内容和服务融入TCL手机里。“理财信息有可能成为3G时代的杀手级应用内容之一。”杨兴平说。
在3G时代,手机企业都在为打造成熟的3G终端而努力,TCL通讯也不例外。杨兴平告诉记者,TCL通讯在国内主攻TD-S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简称TD)市场,在海外主攻WCDMA(宽带分码多工传输技术)和CDMA2000(一种3G移动通信标准)市场。
据了解,2004年,TCL通讯就组建了TD研发团队,几年来TD研发投入超过2亿元,目前已有3款TD手机获得入网资质,陆续还会推TD上网卡、TD信息机、TD上网本等终端。2月底,TCL通讯收购了TCL集团旗下子公司捷开通讯的TD网络开发平台等相关技术和资产,整合资源备战TD。李东生还提出了TCL的TD手机要占10%市场份额的目标。
“今年上半年我们会主推TD上网卡,6月份会推融入理财产品的TD智能手机,但今年还是转型年,产品不会大规模上量。”杨兴平说,“我们要改变TCL手机的低端形象,实行‘精品战略’,不会随随便便地推产品,保证每推一款产品至少实现50万部的销量。”
要制造出成熟的TD终端,并不是手机企业一个环节的努力就够的。TD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TD的发展需要产业链各环节的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而不是各自认定一个方向就开始发力,因此对TCL通讯这样的终端企业来说,必须与运营商、芯片企业、内容提供商加强沟通。”
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副会长谢麟振向记者表示,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TD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支持一批像TCL通讯这样的国内企业做大做强,符合国家利益。记者了解到,政府在资金、重大专项安排等方面,都给予了TD大力支持;运营商也鼓励生产企业研发生产优质TD终端,并给予专项激励资金支持。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对TCL通讯来说,借TD实现转型,机会和挑战同样很大。用李东生的话说,那就是“TCL通讯又站在了起跑线上”。
(责任编辑:和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