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江西移动九江分公司10岁了。
在这10年的时间里,九江分公司克服独立运营初期市场不完善、竞争机制不规范、企业包袱沉重、人才匮乏等重重困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审时度势,在激烈的竞争中准确把握市场发展脉搏,准确将企业市场发展定位与市场的发展机遇紧紧联系在一起。经过了10年的努力奋斗,九江分公司成为庐山脚下一颗耀眼的通信明珠。
从一穷二白到规模发展
1998年,九江邮电分营,1999年,九江移动通信公司成立。分营之初,九江移动面临重重困难:没有一处完整独立的营业场所,没有一栋移动通信综合楼,没有一寸自己的光缆;用户不到5万户,全市基站37个;用户欠费达5929万元,占总资产的 36.83%;资产负债率达到70.5%;衍生产业从业人员不足100人。
经过十年的努力,九江移动面貌焕然一新,实现了规模发展。如今,近1000个服务网点遍布城乡;市公司枢纽大楼2002年建成,12个县分公司有了自己的综合楼;传输光缆达到8000多公里,全市基站1400多个;全市移动网络覆盖率达98%以上,村村通移动电话,实现了全市网络自主优化,网络质量指标持续达到全国优秀;用户数达到140万;上缴国家税收9000多万元,其中地税2500多万元;提供就业岗位近万个。
八大举措建设“数字九江”
“想政府之所想,急政府之所急”。从成立之初,九江移动就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新技术手段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采取八大举措建设“数字九江”:举办干部发展论坛,为九江经济发展锻造担当重任的干部队伍;实施“农村信息化”工程,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工业园区信息化工程”,服务“园区经济”快速发展;实施“电子商务”工程,助力提高九江城市软实力;实施“电子政务”工程,助力构建高效的政府运作系统;实施“信息网格化”工程,打造九江旅游资源共享信息网;建设“九江党建移动平台”,助力党员经常性教育的开展;实施“平安移动”工程,助力九江和谐平安社会的构建。
今年以来,九江移动在深入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建立社会公共平台和政府公共平台等方面发挥优势,积极发挥先导作用,有力推进了九江的信息化建设。江西省政府今年提出打造“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规划,九江移动已将打造“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 ”的报告提交市鄱湖办,结合政府重点工作,将移动信息化产品融入当地工业园建设开发中。
架起农村信息致富金桥
九江永修县易家河是省无公害水果基地,素有“柑橘之村”的美誉,同时也是“江西移动信息化新农村省级示范村”。
2006年,易家河村新村小组成为九江首个农村宽带入户试点。移动公司将光缆杆线安装到位,免费为村部安装了农村信息机及广播设备。村支部徐书记说:“中国移动宽带接入到村里,我们通过网络就能了解市场行情,把易家河的柑橘销到更多更远的地方,这是对农村经济发展做的实在事。”
近年来,九江移动每年都要投资上亿元用于推进偏远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真正实现“信息村村通”。彭泽茶农齐先生说,“村村通”实现后,茶农与茶商间的交流更加紧密、及时,茶叶的行情信息也更透明,茶叶可以卖个好价钱。
“村村通”工程不仅让移动电话普及到每个角落,更为农民开辟了一个获取科技信息、增收致富的良好途径。九江移动加强了涉农信息资源的整合,打造“农信通”系列产品,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实惠的信息服务,让农民足不出户就能知晓农业方面的信息。现在,通过信息化手段,许多有九江特色的土特产都“走”出了偏僻的农村,运输到各地,信息化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如今,当你走在九江任何一条乡间小路、任何一个集贸市场,随处可见村民拿着手机联系生意的情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