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透露在原有研究生扩招计划基础上,再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5万个,主要用于招收参加今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应届本科毕业生,MBA、MPA等也在扩招范围之列。
尽管教育部解释说,此举是为“着力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和层次类型结构,着力扩大应用型人才,特别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模”,但从扩招对象主要为“应届本科毕业生”来看,显然这一“扩招之上的扩招”之举,是为了解决日益尖锐突出的应届大学生就业问题。
在当前严峻就业形势下,教育部想要有所作为的初衷可以理解,但是,且不说5万对于610万总数的应届生而言实属杯水车薪,就算这5万人眼下的就业近渴解了,那3年之后的远渴怎么办呢?那时候就业形势未必会比现在乐观,新科硕士没工作,难道博士生再扩招5万?然后博士后再扩招,然后讲师扩编,副教授扩编,教授扩编……越往上岗位资源越有限,退到再无可退,终究是要面对的,真能逃出求职难的怪圈?
正在为出路发愁的应届生会欢迎这一计划。但是在位者应该清醒认识到:对于大多数即将毕业的本科生而言,考研不再是学术研究的兴趣使然,更多地变成一种就业的缓兵之计。研究生的三年里,他们忙碌的重点,也许会是兼职和赚钱。遇到工作机会,课可以逃,论文可以混,只要学校网开一面。既然不为研究,何必非做研究生?浪费导师精力和其他宝贵学术资源导致整体研究水平下降,罪莫大焉。上位者应该引导的是:今天的困局,今天努力去寻求突破,而不是把隐患留给未来。
对于专业人才培养而言,应届生直接研读专业硕士更不合理。MBA、MPA这类学位,即使工作三年以上带着成堆问题来学的,仍然经常自感阅历匮乏。应届生又如何来把握个中精妙?理论学了一大堆,出去后惊诧中国现实竟然另般面目,难怪遭用人单位冷脸。以前的精瘦猪肉现在卖个豆腐价钱,这到底掉的是谁的价?
前有本科生逐年扩招,今有研究生一扩再扩,盲目扩招已经造成恶果:宽进宽出的大学教育政策让大学生就业变成一只大肚窄口瓶,装得多出得少,总有残留。在僧多粥少就业局面没改变的情况下,用人单位胃口吊高,摘了金字塔上端的人才往下码基石,博士生跟研究生抢饭碗,研究生跟本科生抢饭碗,本科生跟专科生抢饭碗……浪费资源不说,也无法稳固人心。不如正经坐下来研究对策,弥合校园所学与工作需求之间的断裂带,踏踏实实将大多数学生培养为社会的精良基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