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昨日上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就“扩内需、促就业、保增长”答记者问时表示,今年我国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1月、2月城镇新增劳动力开始止跌回升,判断就业形势是否已开始趋于好转尚需继续观察。此外,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11万人,其就业形势也同样严峻,并为代表委员们所关注。
昨日上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就“扩内需、促就业、保增长”答记者问。尹蔚民表示,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今年1月份和2月份,城镇新增劳动力开始出现了止跌回升的现象,企业岗位流失从2月份开始出现了净增。但尹蔚民同时也表示,判断我们的就业形势是否已开始趋于好转尚需继续观察。
尹蔚民介绍说,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11万人,加上今年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所以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同样也是严峻的。国务院专门下发了加强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有关通知,提出了几项重要措施: 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城乡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去;鼓励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更多地吸纳大学生;允许高校的一些科研项目和科研单位的一些科研项目,吸纳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包括研究生,做项目的研究助理,来延缓一部分大学生的就业时间;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创建一批就业见习基地等。
献策
代表委员“支招”大学生就业
■姚凯伦委员:
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可解决65万大学生就业
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中央常委、湖北省主委、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姚凯伦昨日向记者表示,针对眼下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现实压力,建议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可以到基层、中小企业找工作。
姚凯伦委员昨日在参与和讯网在线访谈时建议,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念,可以到基层、中小企业找工作。他举例说,我们国家大概有300多万个自然村,有65万个行政村,村里大学生相当少,“当村主任暂时是不行,因为村主任是根据我们国家的行政法规选举的,做村主任助理是可以的。”姚凯伦表示,“一个行政村容纳一个大学生就是65万人。”
■乐美真委员:
建立志愿者激励机制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先从教育和建立激励机制着手,整合部门资源,增加先期投入和管理,逐步建立志愿者服务社会化运行机制。”全国政协委员乐美真在发言中说。
乐美真委员认为,可以先由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协同青联、红十字会等部门,支持和指导已有的志愿者协会和组织,确定几个门类,对大学生进行专门训练,试点开展有组织的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如下乡支教、社区医疗等。建立激励机制,由上述单位出具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累计时间证明,用人单位尤其是公务员队伍在招考时,凭上述证明优先录用。
■王晓秋委员:
借大学生就业压力平衡东西部经济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王晓秋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目光放得更加长远。王晓秋委员提出,当下我们既要充分认识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严重性、迫切性和艰巨性,同时也应看到,如果转变观念,引导得当,也可以变压力为动力,把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变为调整和优化我国智力资源配置,促进人才良性流动,推动就业结构改革和教育改革的动力,转化为向西部地区、贫困落后地区、农村、城乡基层和中小企业、服务行业输送人才的大好时机。事实上,王晓秋委员的建议已经将大学生就业问题摆到了平衡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大棋盘上来。
数字
4.2%
尹蔚民在分析当前严峻就业形势时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出现大幅下滑,城镇登记失业率上升。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呈快速下滑的趋势,11月份是55万人,12月份是3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2%,已创下三年来最高水平。
1100万
从统计情况来看,去年年底全国农民工总数是2.25亿人,其中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总数是1.4亿人,春节前返乡农民工的总数大约占外出农民工总数的50%左右,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比常年要多出10%左右。春节以后,绝大部分农民工又重新返城,大约有80%已经回到城里。其中已经找到工作的在4500万人左右,还有1100万人没有找到工作。
40%
企业岗位流失情况比较严重,从监测的15个重点城市来看,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大约有40%的企业都出现了岗位的净减,增减相抵,大约企业岗位净减在5%左右。以此推算,全国大约失去工作岗位有300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