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厅长回应本报报道,将建网络联盟促进就业信息“透明化”
本报讯(记者 张瑜琨)“我已经看到了这个新闻,我认为此做法欠妥,容易造成资源浪费,高校间应共享就业招聘资源。”昨日,省教育厅副厅长陈传德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公开回应了本报昨日报道的《就业信息网“加锁”催生黄牛党》一事。
陈传德说,他看到该报道后,迅速到部分高校调查,有高校向他大吐苦水:现在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自己千辛万苦找回的资源,所以要先满足自己学校的毕业生。
“封锁信息”的行为令陈传德忧心忡忡:“这个现象前几年其实也存在,教育厅也多次组织高校座谈说起这事,但总是很难解决。”
陈传德说:“要做到全透明很困难,现在折中的办法是让高校在优先满足本校学生的基础上,与其它学校共享就业信息资源。”
他还透露,下一步,省教育厅将力促全省高校就业信息“透明化”,近期将组织不同类型的学校、部属高校、省属本科、独立学院、高职院校开专题会议,研究此事的解决方案。
陈传德介绍,我省将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整合网络平台资源。此外,还将加快建设信息共享、政策发布、网上招聘、远程面试、指导咨询五位一体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并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供求信息发布制度。在网络建设上,将做好信息的畅通化。
5成以上网友反对“加锁”行为
本报讯(记者 张瑜琨)昨日,本报联合大楚网对《高校就业信息网加“锁”催生学生黄牛党》一事展开调查,截至晚上20时,共157人参与投票。其中,85人投票反对高校给就业信息“加锁”,占投票者的55%。今日,网友还可继续登录大楚网参与投票。
有网友称,高校的“密码登陆”只是为解决本校的就业问题,这样真是太不应该了。
有16位读者发短信力挺高校公开就业和招聘会信息。读者张先生发来短信称,校园招聘会应该敞开大门,现在是优胜劣汰的社会,学校应该为招聘企业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