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金融危机和就业难,千万别忽视中心集镇这块阵地。”昨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副主席王孝询代表致公党中央作题为《城乡统筹必须高度重视中心镇的带动作用》的发言中认为,加快中心集镇建设,拓宽农民工创业就业空间。这是首位在渝的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在全体会上作大会发言。
赋予更多的先行先试权
王孝询说,致公党中央调研发现,中心镇是城乡要素资源双向流动的一个重要节点,是农副产品流向城市的中转站,功能巨大。但各地中心镇的建设存在着规划落后,资源整合差;产业落后,就业程度差等问题,导致其功能降低,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王孝询认为,中心镇的建设和发展,在目前金融危机的状况下,更是农民工创业和就业的重要地方。在城乡统筹的发展中,要赋予中心镇更多的先行先试权。
赋予更多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王孝询认为,目前,很多省(市)中心镇的规划基本按城市规划编制的“常规”编制,没有体现城乡一体的观念。政府应统一协调管理,赋予中心镇更多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每年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快中心镇土地制度改革,实现农村土地使用权市场化。
发展产业解决就业
王孝询说,要采取扶持政策,鼓励中小企业向中心镇集中。创建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制定进入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的政策,完善诸如税费减免、资金扶助、土地使用、融资担保等帮扶政策和服务措施。
王孝询呼吁,创造良好环境引导人才返乡创业。制定“以宅基地换住房、以土地换保障”的政策,积极引导返乡农民落户中心镇。
记者访谈
重庆中心集镇一年可解决30万人就业
昨日,记者采访了王孝询。
记者:致公党有不少委员,为什么确定由您进行大会发言?
王孝询:一是对重庆的重视,另一方面,重庆是国家批准的城乡统筹发展试验区,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突出,研究的问题有代表性。
记者:您为什么关心中心集镇建设这个问题?
王孝询:许多农民工涌进城市,做的是苦活,挣的钱不多,在金融危机下,他们失业成为自然。其实,对许多农民工来说,中心镇才是他们发展的舞台。中心镇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城市的农副产品都来自农村,中心镇是中转站和集散地,开收农产品和做相关生意是其强项。
记者:您认为政府该如何做?
王孝询:除了发言中的建议,政府应鼓励技术含量不高、与农产品相关联的企业到中心镇去发展,这既缓解了城市压力,减少企业成本,也解决了就业难题。
记者:一年能解决多少人就业?
王孝询:重庆有近600个中心镇,稍加发展,一个镇至少解决500名农民工就业,一年就可解决30万人。 特派记者 谭柯 聂飞 金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