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中国通信行业门户网站 | 中国行业网站集群--通信行业电子商务唯一网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 商机无限 商务中心 行业展会 立即发布商机
网站首页 公司库 产品库 商机库 行业资讯 展会信息 招聘信息 招商加盟 下载中心 招标信息
关键词:
热门词汇: IP网络电话   语音识别   手机充电器   手机GPS   3G手机   传输设备   交换设备
  行业要闻 | 通信市场 | 通信技术 | 网络学院 | 5G前沿 | 4G前沿 | VoIP | IPTV | WiMAX | 呼叫中心 | IT制造 | IT就业  
  企业专栏 | 企业报道 | 通信标准 | 通信百科 | 分析预测 | 手机评测 | 增值通信 | 政策法规 | 专家观点 | 网商访谈 | 招标信息 | 物联网
网上展览:
综合厂商 | 手机 | IP电话 | 交换机 | 呼叫中心 | 网络 | 终端 | 电源 | 仪器 | 光纤 | 电缆 | 电脑 | 数码 | 软件 | 其他
中国通信网最新加盟企业: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IT制造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中国通信网 时间:2009-03-05 信息来源:《商界评论》杂志
 中国改革从一开始就强调外向型经济,简单说就是我们给外国人生产,外国人买了我们的东西我们就增加了收入,国民经济就开始运转起来。它发展到极致,就是在中国加入WTO以后,出口占GDP的比重大幅度上升,目前是37%左右,比1997年增长了一倍。也就是说,中国目前的经济运行,37%的产品要靠别人消费。

  我们去年有19%出口到美国、20%到欧洲,再考虑从香港转口到欧美的贸易,那就更多。我们原来很节俭,希望外国人消费来拉动我们的经济,这样的循环恐怕要告一段落。

  中国2008年三季度的GDP增速放慢到9%,2007年是12%。这样的下滑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现实困难,未来30年经济要保持稳定、快速的增长就必须改变现在的运行模式,我们应该从外需转向内需。

  推动成本正常化的转型

  目前消费不足有很多原因,有很多人说是因为我们没有社会保障体系,收入不平等、收入增长不够快,这些都是比较重要的原因,但是总体来讲,我觉得还有更重要的原因。

  并不是中国人生下来就节俭,而是制度环境让我们节俭。中国人的消费增长比较慢,主要跟社会财富的分配有关。数据显示,劳动者收入占GDP的分配比例不断下降,目前只占GDP的35%左右。这意味着相对整个经济发展,老百姓变得相对比较穷,和过去比是富裕了,但是和整个经济相比就是穷。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成本扭曲,1980年代末开始的价格改革,把主要商品的价格都放开了,但是唯一留下的尾巴就是投入品的价格还是由政府控制,土地、大宗商品、加上环境的成本,这些都是扭曲的。所谓扭曲的意思就是它的价格低于市场价格。

  中国的劳动力扭曲在哪方面呢?一个是户籍制度,我们有长达50年的户籍制度,如果你生下来是农民,基本上一辈子都是农民,除非上大学,或者土地被征收了,农民工享受的社会福利远远低于城市工人;第二个来自于土地制度,我们的土地制度是集体所有制,这看上去很公平,但它不让农民出售土地。设想一下,如果我是农民,想去城市工作,我的第一桶金可能就是把土地卖了,但是土地不能卖,唯一的办法就是打工,打工又受到户籍制度的影响。

  所以要提高劳动力收入就要改变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应该对农民工一视同仁。关于土地制度,国家征收,农民得到的补偿很少,一位住在城市的农民本来可以成为一个很富有的人,但是国家征收使得大部分好处到了国家的手里,农民变成了失地又失业。

  此外,我们的利率也是受管制的,银行的最大贷款利率就是央行基准利率的4倍。我们了解到,民间金融实际上有很简单的定价方式,存款利率多少,贷款利率就在上面加倍。利率的自由化有很多好处。我做了很多分析,不同的国家利率自由化之后,市场贷款利率会提高2个百分点,这2个百分点的利差是应该给老百姓的,但是现在给了企业。

  成本扭曲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政府通过扭曲价格增加企业的收入,增加企业的利润,企业利润增加了有什么好处呢?企业的投资积极性就很高,我们的GDP增长就很快,但是老百姓的收入不涨,依然没有消费,这样的逻辑在外向型经济是可行的。

  但如果要让老百姓增加消费意愿,我们整个价格体系就需要重新调整,成本扭曲的制度就要改变,我把这个过程叫做成本正常化。

  户籍制度的讨论已在进行,可能三五年后户籍制度就取消了。关于土地补偿,现在的政策是国家不统一征收。修高速公路这种公共性质的,国家统一征收,如果是盖商品房或者办企业,国家不统一征收,谁用这块地谁和农民谈判,这样农民财产的市场价值就能体现出来,老百姓的收入会增长。但是这带来一个问题,生产者的利润会受到挤压。不过我认为这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因为成本正常化以后,中国的竞争优势还可以继续保持下去。

  近期有新闻说,因为中国的生产成本提高,像耐克等生产企业要移到国外。这可能是合理的,但是我个人认为整体上中国的人工成本优势会持续很长时间,为什么呢?其中重要的就是韩国和我国台湾的经验。

  1975年的时候,韩国和台湾人均GDP都是不到2000美元,制造业的人工成本相当于美国的5%,目前我国大陆的人均GDP刚超过2000美元,人工成本也是美国的5%,跟当时的韩国和台湾非常相近。到了2004年,韩国和台湾的人均GDP都在15000美元左右,它们花了30年时间把人工成本从美国相对水平的5%提高到25%~50%。

  相对台湾、韩国来讲,中国大陆最大的不同就是我们是一个大国经济,大国经济和小国经济最大的不同就是经济供给,如果小国经济人工成本花了30年才达到美国的25%~50%,中国30年以后不可能超过这个数字。

  我们的人工成本优势还会继续保持下去,我从来不认为我们会出现大规模的企业外移。有一些企业去越南和菲律宾,这也是正常的,我们也不希望这些企业都留在中国,因为有些企业是低技术、高能耗的,它们转移出去正是我们希望的。

  下一步是产业链的规模优势

  大国经济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规模经济”,这一点,中国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的优势还没有发挥出来。

  规模大的最大好处就是我们的产业链比较长,比如说生产手机,每一个部件在中国都可以找到,做研发就比较容易。开发一个新款手机,把设计做好,每一个部分不需要自己生产,只要外包给生产商就可以,生产商把这些东西做完送到我这,组装后就是一款新的手机,这对研发和效率有很大的提高。

  如果在美国生产一款新的手机,可能会发现很多部件要在中国或墨西哥生产,设计完这款手机以后,整个的产品外包过程都要通过进出口,要和远在千里之外的生产商沟通,这样所需的时间就比中国长得多。当然,很多高端的制造业还是在美国。

  同样的道理,在印度、越南也可以生产手机,印度的人工成本只有中国的50%、越南只有中国的1/3,但在越南生产手机也有同样的问题,没有足够的零部件制造商,还得到中国来,规模优势体现不出来。越南整个经济总量比较小,再怎么发展,经济规模也不如中国。

  目前,全球制造业的产出美国占了22.4%、日本17.8%,中国只有8%,距离还有很远。未来30年中国如果能达到日本的水平,制造业还有10个百分点的空间,也就是说比目前的规模还要大一倍多,潜力很大。

  构建与制造业相匹配的金融市场

  我们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金融市场跟制造业不匹配。

  据统计,全球批发性业务美国占了33.8%,它的金融市场规模超过了制造业;我们中国的批发业务只占全球的4%,金融市场的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很多学者发现,经济发展决定了金融发展,但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金融发展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力,或者是制约的力量。

  以上海为例,2006年上海金融业占经济比重为8%,甚至还不如信息产业的比重大,信息产业的比重占到12.9%,全国就更低。所以说跟制造业相比,金融行业潜力更大。

  在过去30年改革中,金融改革还没有取得影响整个经济进程的成果,金融还没有成为经济的主力,也没有真正推动经济增长。中国要成为金融中心需要具备的条件还很多,包括企业、监管、个人和经济活动,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发展多层次的金融市场。

  从多层次金融市场来讲,我觉得有很多方向,例如,我们需要一个中长期的融资过程。为什么民间的借贷利率达到60%呢,最重要的原因是现在企业没有融资的渠道。另外,就是风险和回报要相对称。市场是有风险的,但是大部分的风险是国家承担。能够承担风险是好的,但是所有赚钱的机会也让国家拿走了。办银行可以赚钱,但是不允许;开发石油也不行,这都是暴利的行业。国家承担整个经济的主要风险,国家也垄断整个经济的好处。

  目前基本的格局就是这样,老百姓不用承担风险,所得的回报就低,消费就少。所以从消费的角度来讲,国家应该让出一些风险的资产,让个人持有,同时把赚钱的机会也让个人持有,这也是个公平的安排。

  例如,现在国家的外汇储备已有1.9万亿美元。外汇有很大的风险,因为美元可能贬值。如果能把外汇私有化,让一些人持有外汇,承担了汇率的风险,同时也获得了外汇挣钱的机会,比如说去美国抄底,但是如果抄底失败这是你的损失。所以说在中国风险和回报的格局也是扭曲的。

  最后,我谈一下整个世界经济的格局。从公元1000年到现在,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最鼎盛的时候是1820年,清朝嘉庆年间;印度一直跟中国差不多,那时中国和印度加起来占全球GDP的40%~50%,是真正的经济大国。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衰落,印度也衰落,同时崛起的是欧洲和美国。在上个世纪初,中国和印度的经济总量加起来不到全球的10%。中国是人口大国,但从经济总量上来讲是一个标准的小国。

  欧洲有些教授判断,到2030年中国有可能会成为世界第一大国,超过美国;印度的比重比中国小,但有可能在2050年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在2030~2050年之间,中国和印度的GDP加起来有可能占世界的40%左右。这是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的。

  我想要强调的一点是,中国实际上有这样的机会,我们有人工的优势,制造业的优势才刚刚开始,消费市场的优势还没有减少。理论上中国不需要出口任何产品,这些优势发挥起来,中国从目前占全球GDP的11%、12%,可能会上升到20%左右,就可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我们处在这样的时代,未来经济发展的机会很多,其中很重要就是金融市场的机会,怎样做到和制造业市场配套,这是最大的挑战。

  中国经济未来最大的风险有两个:第一,我们的消费能不能有效地刺激起来;第二,我们的经济增长能否持续。在之前的预测中,日本、德国都被认为有可能成为超过美国的经济体,但最后都没有超过美国。中国在不断地崛起,我们现在购买力的平价是美国的70%,如果很多的条件都吻合,中国的经济增长可能会保持下去。

  前景虽然乐观,但是我们要知道未来需要做什么,才能到达彼岸。

相关资讯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7)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4)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3)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3)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2)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发表
验证码: 
 
热门资讯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9-15)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4-28)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9-16)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15)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5-23)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2-01-09)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1-30)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0-05-28)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2-17)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3)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5-03)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2)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0-07-20)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2)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0-08-27)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10-1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2)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7-24)
国之鑫科技 | 泰尔网 | 中华网科技 | 信息产业网 | 通讯世界 | 数字通信世界 | 文传商讯 | 中华英才网 | 电话视频会议 | 凤凰科技 | 呼叫中心 | 新浪科技 | 新传媒网 | 和讯科技 | 中国科技网 | 通信英才网 | 江苏星光发电设备 | 中劳网 | 赛迪网 | MSCBSC移动通信网 | 中国软件网 | 新华网 | 腾讯科技 | 3G通信网 | 千龙网 | 光通信人才招聘网 | 通信人才网 | 中商顾问网
返回首页 | 网站简介 | 企业理念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代理政策 | 联系我们 | 铭万网 | 中国产品推广联盟
南京国之鑫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2008-2016 客户服务热线:025-83752991, 客户服务邮箱:gzx@gzxinfo.com
苏ICP备18005078号-1
本站图片及文字仅供功能演示,本站保留对本演示内容及功能的最终解释权

加入铭万联盟中国行业网站集群独家技术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