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内外市场低迷,需求萎缩,“中国制造”怎么办?身处化工产业链最终端、受到正面冲击的“双钱轮胎”,交出的答案具有深深的启示意义。
“双钱”为什么在严冬之中,反而能从国际巨头手中“切”一块市场?因为市场萎缩的背后,其实是需求的转变,国内外用户普遍转而使用相对低价的产品,却没有降低质量的高标准。这就要求“中国制造”一方面能发挥“价廉”优势,争得新的市场机遇,一方面要提高“物美”程度,抓紧提升技术能级,以合格的替代性抓住高端市场。只有这样,才能使需求变动为我所用,使市场重分成为可能。
与此紧密相关的,是“双钱”能清醒地看出,与其将危机冲击所带来的问题主要归于外部因素,不如多看一些自身隐忧。这次外部危机的冲击,其实更加暴露了我们技术层次和产业能级不高的毛病。因此,要真正抵御冲击、抓住机遇,就必须提高我们的质量,尤其要加快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双钱”迎战寒冬、“夹缝”出击的一大批新品,就都是创新的成果。这一点,值得“中国制造”企业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