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新闻网记者 徐孺牛 徐捷 孙宏杰 实习记者 谢丹

江西省人大代表、中共南昌市东湖区区委书记邹传坚:要紧扣经济大发展,全力实施好七个方面、60件实事的民生工程。(江西网记者 徐孺牛 摄)
2月9日,江西省人大代表、中共南昌市东湖区区委书记邹传坚在接受中国江西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南昌市东湖区将认真贯彻落实好胡总书记视察江西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核心,做到“一个统一、两个率先、三个到位”,推动经济社会在新的起点上又好又快发展。
记者:胡总书记视察江西时提出了“三保”、“一弘扬”重要指示精神,请问南昌市东湖区有何新举措、新思路?
邹传坚:应该说,胡总书记在应对国际国内环境重大挑战的关键时期来到江西,面对面地指导我们的工作,他所提出的“三保”、“一弘扬”要求,既为我们指明了全年工作的努力方向,也是对广大干部群众的殷切希望,对做好全省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东湖区将认真贯彻落实好胡总书记视察江西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区委十届五次全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核心,做到“一个统一、两个率先、三个到位”。
“一个统一”即紧扣“经济大发展”主题,实现经济发展“速度与效益”的有机统一,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我们要在去年的基础上谋求更大的发展,力争主要经济指标实现更快的增长,产生更好的效益,保障速度与效益的统一。为此,我们将在商业繁荣上下功夫,在现代服务业上做文章,以街区业态调整和城北片区打造为重点,把人气商机做旺,把发展环境改善,带动商业繁荣。
“两个率先”即紧扣“城乡大变样”主题,做到“城市管理要率先、城区变样要率先”。坚持“小区域做大文章”的工作理念,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出新路、二七北路等道路的建设和改造工程,全力提升八一公园品位,努力做好“景观绿化”和“环境保护”文章,有效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加大城市管理投入,调整内部管理体制,打造“数字东湖”,不断提升城区综合竞争力。
“三个到位”即紧扣“文明大提升”主题,确保“稳定工作、民生工作和干部作风”到位。推行信访、综治、司法、民调“四位一体”信访模式,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确保社会和谐稳定,提高群众安全指数;以维护民生、民利、民安为目标,全力实施好七个方面、60件实事的民生工程,提高群众幸福指数;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做到“效能要提升、干部要带头、重心要下移”,要求班子成员下基层,党员干部系群众,排忧解难为民生,以一流的服务质量,一流的工作效率,推动经济社会在新的起点上又好又快发展。
记者:邹书记,您认为东湖区如何在2009年抓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邹传坚:应该说,经过这么多年来的发展,我们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商业网点林立,布局合理,沃尔玛、百盛百货、肯德基、麦当劳等一批商贸零售业巨头纷纷入驻,叠山路等三条特色商业街的业态调整顺利完成,大力推动特色街区、现代服务业和楼宇经济发展,努力打好了“三产富区”这张“王牌”,形成了产业特色鲜明,三产比重逐年递增的良好发展态势。可以说,东湖的产业优势在三产、活力在三产、潜能还在三产。在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在“繁荣商贸、引进现代服务业” 上下功夫,为都市经济加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一是进一步繁荣商贸,激发发展活力。一方面,优化产业结构。尤其是以街区业态调整和步行街“非”字型商业布局打造为重点,引导商业街朝“精品、时尚、品牌”方向错位发展,促使街区经济由“条状”向“块状”发展,引进“知名度高、产业带动强”的现代服务业入驻,充分发挥成熟商圈的辐射、集聚效应,实现“改一条街、兴一片地、富一方百姓”的共赢格局。另一方面,培育新兴商圈。全力扶持、引导江中紫金城、蓝天碧水商业项目的开发建设和招商运营,以阳明东路和青山路为载体,建设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城北区域商业中心,实现商贸大发展。
二是坚持“楼宇里面抓经济、街道两旁做文章”的工作思路,采取“总部在东湖,项目在外地”的模式,抓好楼宇(总部)经济,不断增强东湖错位发展的动力。我们将精心打造台商大厦、浙商大厦等精品楼宇,大力引进沃尔玛、家乐福等企业总部,打造核心城区楼宇(总部)新高地。
三是进一步扩大开放,增强发展动力。我们将拓宽发展的眼界和思路,充分发挥所处区位好、人居环境优、产业资源丰、社会基础实的优势,坚持探索企业化、市场化招商运作模式,大力开展驻点招商、敲门招商、定向招商,加大对光大银行等世界500强及国内200强的知名企业、金融机构和服务外包产业的引进力度,逐步实现由粗放式招商向高层次招商转变。
记者:请问邹书记,2008年东湖区民生工作有哪些亮点?
邹传坚:2008年,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从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区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4800万元,扎实推进了十个方面、66件实事的民生工程,民生保障更加完善,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教育事业更趋均衡,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教科书费,安排青山湖、滨江等四所学校专门接收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入学,实现“阳光教育”全覆盖;就业工作更趋创新,在全省率先开通“就业直通车”,打造了流动的劳动就业保障服务中心,实现了两个确保:确保社区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率达到90%以上,确保“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率100%;
医疗卫生更趋利民,不断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确保了适龄儿童享受一类苗免费接种,实现免疫规划全覆盖;按照“十统一”标准,不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能力达标建设,公共卫生服务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升;社会救助更趋到位,在全省率先建立居家老人平安定位系统,向辖区老人免费赠送“平安铃”,为独居老人免费发放居家养老服务券。社会保险征缴、接续、标准调整等基本到位,最低保障应保尽保。居住条件更趋改善,确保合符标准的中低收入家庭能购到经济适用住房。不断扩大廉租房政策覆盖面和受益面,每月发放配租资金,进行实物配租。加快低洼危旧房片区消防设施改造,加快了长巷、贤湖两村农民公寓建设步伐;计生服务更趋完善,率先在全省举办了“东湖区婚育文化节”活动,成功在公园、董家窑、墩子塘等三个街道实施了“流动人口协管员”计生服务模式试点,流动人口管理得到加强,低生育水平得到巩固;全民体育更趋普及,完成了中大社区国家级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建设,新增八一公园、滨江社区等5条健身路径,成功协办“春兰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等重大体育赛事活动,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同步提升。
记者:2009年,东湖区将如何抓项目兴发展?
邹传坚:新的一年,我们将坚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项目就是抓财源、抓项目就是抓后劲”的工作理念,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使重大项目成为经济的增长点,重点项目成为城区的新亮点,加快经济发展新步伐。具体来讲,就是坚持“分类指导、集中优势、整合力量”的原则,大力实施100个重大重点项目,其中经济发展类项目40个,基础建设类项目30个,社会事业类项目30个。我们要举全区之力强力推动紫金城、王府井百货、新奥燃气、金涛国际花园、法国雅高等一批重大项目,举全区优势加速推进阳明学校、规划六路等一批重点项目,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提升东湖竞争实力。

邹传坚接受中国江西网记者专访。(江西网记者 徐孺牛 摄)
记者:请问邹书记,2009年“两会”,您提交了什么议案?
邹传坚:作为代表,我将结合南昌市和东湖区发展实际,在此次省人大会议上提交《关于南昌铁路西货场尽快搬迁的议案》。提交这一议案的主要是根据《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南昌市滨江大道(八一桥——赣江大桥)控制性详细规划》,南昌市拟将赣江以南、八一大桥线以东、赣江大桥以西、阳明路和青山路以北约4平方公里的区域打造成具有良好生态环境、设施配套完善、以居住为主,融办公、文化、商务于一体的城市次中心。
目前,占地面积约700亩的南昌铁路西货场及二七北路铁路沿线片区却横亘于其中,并且二七北路在青山南路立交桥处形成了断头路,而环绕南昌铁路西货场片区周边的紫金城、经纬福邸、蓝天碧水商业街、聆江花园等楼盘和商业街区、滨江规划七路等路网巳按照南昌市的城市规划基本完成了改造建设工作。因此,亟待搬迁并改造南昌铁路西货场、打通贯穿南昌铁路西货场的二七北路规划路,改善规划片区内的城市交通与环境现状、打造南昌市城市商住次中心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