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工业振兴规划获得原则通过。中新网2月11日电,据中央电视台报道,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
会议认为船舶工业具有重要意义。船舶工业是为水上交通、海洋开发及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现代综合性产业,对钢铁、化工、轻纺、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当前,我国船舶工业正处在由大到强转变的关键时期,制定和实施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对于巩固和提升我国船舶工业的国际地位,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总结规划内容,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增加信贷和金融资金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加大船舶出口买方信贷。船舶行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船东订购新船和船厂建造新船都需要大笔的资金。2007年世界船舶合同的总金额达到2225亿美元,除去船东以自有资金预付的款项外,其余约80%的资金需要分别由船东和船厂通过贷款等各种方式获得。金融危机给船东以及船厂带来了很大的资金压力,船东可能因资金链断裂而被迫弃船。此项政策的出台有利于缓解船东和船企的融资压力,解决行业当前的燃眉之急。
从历史上来看,金融政策的大力支持对日韩船舶工业的崛起功不可没。日本和韩国均对两国船舶出口信贷提供了大力支持。日韩对船舶工业的金融税收扶持政策主要集中在船舶出口、本国船建造、造船设施建设和造船企业改组四个领域,由政策性银行为这四个领域提供相应的支持。
二是“开源节流”,拓展需求,鼓励老旧船舶报废更新和单壳油轮强制淘汰政策,积极发展修船业务,海洋工程装备;限制新增产能,暂停新船坞的投产。通过强制淘汰旧船,积极发展修船业务、海洋工程装备业务等措施提升需求,帮助企业平稳渡过行业低谷期。船舶和航运行业是强周期性行业,景气度高涨时期船厂往往会加大投资,过度扩展,对于船舶行业的产能做一理性限制有利于我国船舶工业的长期有序发展。
三是资金扶持,在新增中央投资中安排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支持高技术新型船舶、海洋工程装备及重点配套设备研发。
高技术新型船舶、海洋工程装备及重点配套设备既是我国目前船舶工业的薄弱环节,也是船舶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需要国家在资金和政策上予以特别扶持。用于船舶工业产业振兴和技改专项的中央投资必然会依托大型综合性船舶工业集团,行业龙头中国船舶(56.50,-1.98,-3.39%)和广船国际(21.20,0.31,1.48%)很可能会获得中央投资资金的支持。船用配套设备仍然是限制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瓶颈之一,船舶配件领域的中船股份(16.05,0.35,2.23%)在中央投资扶持下,也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虽然船舶市场产能出现过剩,订单锐减,但海洋工程装备市场需求仍然较为旺盛,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市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平抑船舶修建市场的周期性。涉足海洋工程装备的公司如:中国船舶、广船国际、振华港机(10.47,-0.12,-1.13%)、中集集团(7.94,-0.07,-0.87%)等将会因此而受益。
船舶工业振兴调整规划有助于我国造船行业的发展,在全球经济衰退、航运需求锐减的情况下,帮助国内船企度过寒冬。虽然龙头企业所持订单充足,部分订单已安排到2011年以后,但我国船舶工业还是面临着新船成交大幅下滑;产能过剩日趋严重;撤单、延期交船逐渐增多等问题。由于全球经济的复苏仍需时日,船舶市场也难以在短时间内难以反转,船舶市场可能在未来2~3年内持续低迷。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有助于企业抵御行业的寒冬,但无法扭转行业的景气趋势,因此我们维持行业中性的评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