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月9日,日本很多企业相继公布了前三季度业绩或全年度业绩预测。结果,红色成为反映众多日本企业业绩的主色调,赤字成了日本时下最抢眼的词。
两大银行集团双双陷入赤字
三菱日联金融集团和瑞穗金融集团是日本前两大银行集团。2月6日,日本三菱日联金融集团公布了2008年度前三季度(4-12月)经营收益情况,结果显示因保有的股票价格下跌引起损失和不良债权处理费用增加,出现净亏损420亿日元。瑞穗金融集团前三季度税后利润出现赤字505亿日元,在六大银行集团中收益排名由去年度同期的第一位降至最后一位。
对各大银行集团财务状况造成负面影响最大的就是股票价格的暴跌。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尤其是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破产以后,日本股市一路下跌。2008年12月末,日经平均股价指数为8859点,比9月末下跌了21%。因此,日本六大银行集团在前三季度财报中均不同程度地计入了股价损失,其中,三菱日联金融集团为4214亿日元,瑞穗金融集团为2201亿日元,三井住友金融集团为1066亿日元,理索纳金融集团为315亿日元,住友信托银行集团为357亿日元,中央三井信用银行集团为518亿日元。
令各大金融集团更为不安的是,随着经济形势的进一步恶化,将不得不相应提高坏账准备金额度,不良债权处理费用也比去年同期增加了很多。尤其是中小企业经营状况的恶化必将进一步增加各大银行集团的不良债权处理费用。
金融是经济的血液,银行业绩是反映经济形势的镜子。银行业经营业绩的恶化为日本未来经济走势笼罩上浓厚的阴影。
九大电器企业七家亏损
电器产业是日本的支柱产业,但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日本各大电器企业经营业绩急转直下。截至2月6日,日立、松下、夏普、三菱、东芝、日本电器公司(NEC)、富士通、三洋、索尼等九大电器企业相继公布了2008财年业绩预期,结果显示,受全球经济萧条和日元升值影响,日本九大电器企业预计全年度将出现亏损19100亿日元。
2月4日,松下电器公司宣布,预计本财年将亏损3800亿日元,这是该公司6年来首次出现亏损,亏损规模仅次于2001年度的4300亿日元。
夏普公司将2008财年经营业绩由原先盈利600亿日元下调为亏损1000亿日元,这是该公司自1956年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以来首次面临亏损。
东芝公司2008年度前三季度亏损1595亿日元,全年度亏损预计将达2800亿日元。日立电器亏损7000亿日元,规模居日本各大电器企业之首,这也将是该公司连续三年亏损。日本电器公司(NEC)预计全年度亏损2900亿日元,富士通公司亏损200亿日元。索尼公司预计全年度亏损1500亿日元。
丰田汽车亏损最受关注
汽车是日本的另一支柱产业。
2月6日,丰田汽车公司第三次下调2008年度业绩预期,将全年度税后利润由原先预估的盈利500亿日元调整为亏损3500亿日元。而税后利润出现赤字是丰田汽车公司1949年度以来的第一次。这一消息最受日本各界关注。2月7日,多家报纸将此消息列为头版头条,并用大篇幅报道。
丰田汽车公司一直被认为是日本的最优良企业,2007年度,其税后利润达1.7178万亿日元,创下丰田历史最高。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丰田由巨额盈利转为预期亏损既反映了全球金融危机来势凶猛,也表明该公司对未来经营形势的忧虑。
截至2月9日,日本八大汽车制造企业均已公布2008年度业绩预期。日产汽车预期亏损2650亿日元。马自达汽车和三菱汽车预期分别亏损130亿日元、600亿日元。丰田、日产、马自达、三菱、富士重工等5家公司的亏损总额预计将达7070亿日元。铃木汽车、大发工业分别下调预期利润72.6%和39.9%,利润分别降至220亿日元和210亿日元。日本第二大汽车公司本田预估利润同比减少9成,有望盈利800亿日元。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八大汽车制造商均认为销售额将下滑。日产汽车将销售额预期下调23.3%至8.3万亿日元,丰田下调20.1%至21万亿日元,马自达下调26.6%至2.55万亿日元,三菱汽车下调25.1%至2.01万亿日元。
由于销售形势严峻,丰田汽车公司2008年度将削减汽车生产179.3万辆,占原生产计划的两成。而日本国内8家汽车仅宣布的减产数量就达约376万辆,占原生产计划的15%以上。据说一辆汽车由3万左右零部件构成,因此,汽车产业不仅对钢铁和电子等产业影响巨大,而且左右着为数众多的中小零部件制造企业的生存,进而影响社会就业和消费形势。据日本第一生命研究所测算,日本国内汽车生产每减少10%,国内生产总值(GDP)就被向下拉动0.4个百分点,包含相关产业在内的就业岗位就将减少9.8万个。
随着年终决算的日益临近,越来越多的企业可能不得不品尝“年关难过”的滋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