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终有别姬日。全球手机市场无可争议的“霸王”诺基亚终究没有拿下日本市场这根难啃的骨头,演出了一出引人瞩目的“霸王别日”。
11月27日,诺基亚表示,除奢华手机Vertu外,它将停止在日本销售的所有型号的手机;12月1日,日本最大移动运营商NTTDoCoMo也宣布,终止诺基亚E71的预售。由此,诺基亚此前试图扩大日本市场的全部努力终告失败。
据路透社报道,诺基亚此前就已预计,在目前经济衰退的形势下,明年全球手机市场将萎缩,因此要果断地削减成本。尽管曾有过暗示,上述消息仍是来得过于突然,因为就在11月25日,诺基亚还借《读卖新闻》宣称,“将于明年春天进军日本移动通信市场,巩固其全球市场龙头老大的地位。”
不过,消息发布当日,诺基亚的股价波澜不惊,在赫尔辛基股市收于11.30欧元,与上一交易日持平。瑞典银行分析师简·艾哈菲特指出,诺基亚撤出日本市场的消息不会影响投资者信心。
短短一周之间,诺基亚在日本鸣金收兵,扑朔迷离的背后究竟有何布局呢?
屡战屡败
诺基亚退出日本市场的决定看似突然,却也在情理之中。除了全球金融危机所引发的经济萧条之外,诺基亚在日本手机市场的表现一直都不尽如人意。
诺基亚曾希望通过与日本运营商NTTDoCoMo合作,在日本市场增强其品牌影响力,扩大手机销售,但是,这一努力并未收到预期效果。
财报显示,诺基亚第三季度手机出货量为1.178亿部,比上一季度下滑了3%,净利润更是下滑30%,销售额下滑5%,每股收益从0.4欧元下滑至0.29欧元。
身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制造商,诺基亚拥有近40%的市场份额,但在日本,到退出之前,只占到0.3%,反差甚大。
业内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诺基亚在日本的失利,主要缘于未能把握日本市场的特殊性。
一方面,日本电信网络发达,以提供丰富的服务著称,如手机钱包支付、手机电视、手机邮件、在线多媒体娱乐、3D游戏及天气预报等便民功能,本土手机厂商能很快适应民众需求和电信服务的变化;另一方面,日本第二代移动网络以日本自主开发的技术为基础,从手机研发到网络服务,以及本土手机厂商与移动运营商的合作模式,都形成了一个较高的市场壁垒,外来手机很难渗透其间。
诺基亚曾希望通过与日本运营商NTTDoCoMo合作,在日本市场增强其品牌影响力,扩大手机销售的市场份额。
由于这种特殊性,在全球手机市场占统治地位的诺基亚、摩托罗拉和三星电子,在日本手机市场的风头被本土品牌抢走。
但是,日本是仅次于美国、中国和印度的全球第四大手机市场,占全球手机市场需求的10%。诺基亚十分重视这个市场,却又无法笼络日本用户,陷入了两难困境。
据诺基亚执行副总裁蒂莫·伊哈莫蒂拉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在当前艰难的经济形势下,我们无法再开发仅仅针对日本市场的产品。”言语中透露出了无奈。
日本互联网信息中心分析师MichitoKimura认为:“诺基亚目前面临着包括全球利润缩减在内的许多问题。此时即使诺基亚的品牌仍具有很强的号召力,也会因考虑到全球业务的整体发展而放缓对日本市场的开发。”
诺基亚此举是否“明智”有待进一步观察,但这让人联想到2002年摩托罗拉也曾大幅度缩减其在日本制造业务的规模。当时,摩托罗拉高层人士表示,“摩托罗拉并未完全退出日本市场,但是日本市场劳工、运营、基础设施及经销成本确实较高,摩托罗拉日本分部的资产正逐步缩减。”从那以后,摩托罗拉在日本市场的风头也是一去不返。
诺基亚新闻发言人沈健表示,对于非日本品牌手机企业来说,放弃日本市场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