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IT消息】2008年12月20日,第三届EMBA(领导力)年度观点将在北京隆重举办。作为中国EMBA界规模最大的一次年度盛会,围绕“冰之修炼,危机下的出路”这一主题,著名经济学家樊纲、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兼中方教务长张维炯、联合国全球发言人富兰克(刘藩)以及近200位来自国内外 15所名校商学院的EMBA、MBA校友,将共同探讨当前严峻经济环境下,企业发展机会与企业社会责任话题。
以下是汉能投资董事长陈宏主题演讲实录:
政府应该把4万亿送向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支持就业
昨天我讲了两小时的冰之修炼,今天只有十分钟,把几个观点与大家分析一下,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大家已经比较清楚了。我接下去讲,除了对沿海地带的影响,实际上对中国内陆经济也产生了影响。如果玩具厂商不再用塑料了,我们的化工产业是否会受到影响,不买设备了,我们的机械制造产业是否有影响。这个观点是我给几位省市领导,特别是二线省市领导谈到的具体问题。当国家把4万亿砸到基础设施的时候,要反省一下,有些地方砸得过多是否会产生大跃进的投资,是否会产生银行的坏账。这是我们在冰之修炼中应该想到的问题。这个钱国家一定要砸,在座的各位应该思考的,我加上一个个人的想法,然后转向另外的话题。我认为这个时候我们国家政府应该想尽办法,把4万亿中很多的钱通过一种渠道送向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中国真正的支持就业,特别是就业这个词。刚才梅董事长也讲了失业的后果如何,就业应该高于对GDP的增长,中国的民营企业不管是做高科技还是低科技,就业是最大的问题,如果中国政府可以把钱放在这里面,怎么做呢,银行是一种运作方式。但是中国银行体系的贷款70%以不动产作为抵押的,比如房地产,这对银行体系产生了很大的挑战。我们的银行评估人员,过去总是以不动产作为抵押的。今天很多中小企业没有不动产,有的是知识产权,有各种各样的东西。在美国和其他的国家,14%的贷款属于不动产,其他是属于各种方式。我们怎样改造中国的体系,使我们的银行,像清华培养出的人才,使他们的思维方式跟我们做私募股权投资,风险投资的人的思维比较接近。为什么我主动去北大和清华私募股权班讲了很多次呢?这是我们中国最需要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培养了以后,他们就真正的知道,一个中小企业来了以后会看到这个公司市场如何,这个公司在市场的地位如何,这个公司的管理团队如何,人怎么样,对人的判断,加上公司有没有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如果这个公司有的话就敢投资,而不需要用真正的净资产,或者是不动产进行抵押,这是我认为,对中国经济来讲,绝对不是暂时解决了明年GDP8%的增长要求,而是为将来铺了非常好的道路。
刚才很多人说现在是冰之修炼,修炼的是我们的企业静下心想怎么过冬。中国改革开放30基本上是在春天渡过的。我是78年入高校,明天将做一个 30年改革的节目。我们在春天中度过了30年,突然冬天来临,对很多企业产生了很多冲击。中国人知道危和机,我准备讲一些正面的,否则天天讲危,常委们在看,领导们在看,大家都没有信心了,就会产生金融危机,大家有钱不买了就会产生危机,回头我想说把危讲成机。我个人感觉风险投资和私募投资分两派,有一部分人找他不会投,各种各样的原因,第一可能手里没有钱,第二可能用钱解救自己已经投的公司,第三,投的很多公司出了问题,要花时间帮助,没有时间接新案子等等原因导致了不能接新的投资。但这些人思想是开放的,他们感觉这是最好的时机。虽然私营企业家对上市的判断还有差距,但是这种博弈正在发生,博弈到一定地步的时候,特别是2009年,大家就会产生共鸣,风险投资公司会把钱投到正在融资的公司,这样来刺激经济的发展。机会总是留给有所准备的人,我在硅谷的时候是渡过危机的一个人,我在99年,我的公司在美国上市,很快冲到20亿美金的市值,一分钱不赚还是亏钱的,绝对是一个大泡沫,我们就度冬,使公司活下来,我们起来了,我们竞争对手没有做的就死掉了。
中国现在的情况对有准备的公司是非常好的
从整个中国的经济来讲机会在什么地方,非常的多。如果手里有钱,你的竞争对手可能手里没有钱。做一个企业如果做不到前三名机会就非常少,利润总是被第一名拿去的,有无穷的案例,不管是携程还是英特尔。比如思科这样的公司,2000年时候市值和朗讯,阿尔卡特一样大的,今天的市值是这些公司加起来乘十还要多,因为思科知道怎样过冬,知道怎样磨炼,知道怎样通过并购来扩张。
中国现在的情况对有准备的公司是非常好的。因为从企业来讲,中国本身是非常分散的国家。第一,整个中国的传媒,在中国占GDP2%,发达国家占 4.8%,这有存量增长。中国的传媒是分散的,因为外资,内资的基金进入传媒受到政策的限制,尽管在发生变化,但这是整合的机会,我们是把8家公司加一起规模化。第二,农业有非常好的条件。78年改革以后,79年邓小平就允许包产到户,把土地分到每个农民手里,突然这个时候积极性就起来了,很快的产值增长,万元户农民也是那个时候产生的,79年拿到政策,81、82的时候产生的万元户。包产到户后经济的发展没有规模化,这就是为什么后来几年农民的收入水平与GDP增长不成正比。现在有8亿农民,国家又有政策允许土地转卖,机械化的机会可能产生。这样的环境下,突然产生了巨大的商业模式的改变,在8亿农民那么大的土地里面,如果做农业机械的公司,可能又看到了好处。第三,在美国的金融危机中,包括1929年的时候,美国的医疗保险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不管经济多差,人得病一定要看,一定需要服务,特别是金融危机的时候,心情可能更不好,得病率更高。所以,国家一定会在医疗投资。中国的国内消费整个不占GDP 的40%,这是需要我们增加到70%,来主要刺激GDP的增长,是内需。如果社保没有解决,医疗保险没有解决,得病不知道钱会怎样,加上金融危机敢花钱吗,国家一定会把资金投入基础领域,使各位得到保证,你的钱才敢花出来,来刺激中国的经济增长,这跟国策是有关系的,大的环境下,中国政府在每次大的改革下会给企业带来非常好的优势和环境。第四,教育也是非常好的领域;最近的环境下,有教育公司上市,还有很多风险和私募投资把钱投入到教育,等到升的时候不是升就升了,中国过去十年发展最快,要产业升级,人一定要有技能,工人要有技能,人要有国际化的经验,找不到工作的人要继续读书,教育是非常好的行业,也是可投资的行业。这个时候冰之修炼,可能是对企业家们,自己在繁忙中静下心去特别冷的南极,到那个地方想想,我们的企业该怎么办,我们是不是还要做一个多元化的企业,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30年来多元化是工作的。今年金融危机来了,我碰到非常大的,上百亿资产的老总,有三个企业,一个是证券,一个是房地产,一个是基础设施,过去总是抱怨基础设施没有意思,房地产赚了多少钱。今年说这两个都亏了,只那个是赚钱的,要不要卖掉一个,这个时候就要冰之修炼,到南极去,交个朋友,如果是多元化,三个都不是主营的,是否卖掉一个企业,换回现金。我昨天看到分众传媒准备把“好耶”卖掉消息,结果昨天股票涨了19%,大家感觉钱收回来了,行业第一,冬天会过去了。
你的竞争对手也会需要钱,你是否也卖给你的竞争对手,刚才矿业的朋友讲以前1亿的现在5千万就可以了。现在土壤松动,大家的心理状态,特别是弱者防线降低,中国的优良传统,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意识就不一定那么强烈了,这时候就产生了整合最佳时机。等到风暴结束,大家重新起来的时候,作为第一名的可能会遥遥领先,这就是机会留给有所准备的人。时间关系不多讲了,希望以后有机会与各位多多交流,共渡难关,谢谢各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