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海外战略以及技术研发的力度,以应对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似乎成了中兴通讯(000063.SZ)越冬的杀手锏。这个武器也确实给中兴带来了一系列好消息。
财报显示,2008年1—9月,中兴通讯实现营业收入303.27亿元,同比增长29.3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8.16亿元,同比增长35.31%。财务数据之下是主营业务的大幅增长:无线通信系统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3.25%,有线交换及接入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54.78%,光通信及数据通信产品收入同比增长35.3%,手机产品收入同比增长26.06%。引人注意的是,中兴通讯的销售收入中已有60%来自海外市场。
中兴通讯是中国第一批大胆走出去的通讯设备制造企业,现已经在全球成立了12个区域平台,与全球140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家运营建立业务关系。在全球料峭寒意中,奔波的中兴员工感到的却是一派火热。
今年7月,中兴通讯宣布向埃塞俄比亚电信集团提供15亿美元贷款,以帮助建立全国性的电信网络。此外,中兴通讯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实现非洲业务的开发,包括投资520万美元在埃塞俄比亚北部建立手机制造工厂。在俄罗斯市场,中兴通讯今年前10个月的合同销售额达到5亿美元,而在2007年这个数字还仅有3000万美元。
更让中兴人高兴的是,他们已经全面突破欧洲、北美、日本三大高端市场。中兴通讯去年在美国发布首款手机,今年其WiMAX终端产品就正式进入北美市场,多款WiMAX 16e终端在美国大规模上市,覆盖手机、PC卡类和Modem类终端。在西欧,中兴通讯15个国家的代表处常驻员工达到350多名。
国际市场的全方位突破得益于中兴在研发上的持续投入与突破。11月12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08年电子信息百强企业榜,中兴通讯列“研发投入比率”指标百强之首。百强企业研发投入比率超过6%的有11家,其中,上海贝尔、华为等公司超过7.5%,而中兴通讯的研发投入比例达到9.8%。目前中兴通讯员工总计约5万人,其中从事研发的员工大约有2万人,他们每年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增长比例超过了营业收入的增长率。
11月,中兴通讯宣布将针对3G后续技术,成立一支超过2000人的研发队伍,投入到LTE和4G的研究中。截止到今年上半年,中兴通讯向3GPP单独提交的TD-SCDMA提案数量已经超过400篇,并牵头多个项目的立项,在TD—SCDMA RAN上申请的专利数量也超过1000件。在TD—LTE标准化工作上取得突破后,中兴通讯又将4G标准预研工作纳入今后两三年的重点工作,目标是全面参与4G各领域的技术研究,在4G阶段取得的知识产权要在数量和质量上全面超越3G,并在局部技术上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中兴通讯市场体系副总经理王建平说:“目前中兴通讯在产品与技术创新成果方面,几乎涵盖了所有制式的通讯系统和终端,对中国通信业的地位提升及全球通信产业竞争格局的改变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球范围内的主要通讯设备制造企业已经只剩下6家,其中包括中国的中兴通讯和华为。行业洗牌仍将继续,这为中兴通讯和华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市场分析机构对中兴通讯的未来普遍持乐观态度。中银国际刚刚将中兴通讯加入其推荐股票名单,取代中保国际和马钢股份。该机构指出,随着国际化战略的深化实施,全球营销网络的完善,中兴在国外运营商中的品牌认知度不断上升,国际订单将呈现较快的增长态势。另一方面,公司的国内业务也将借移动网络扩容与升级契机实现稳步增长。中兴通讯未来三年以较快的速度增长的态势已然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