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息产业部电子教育中心于2005年6月正式推出全国IT职业英语水平考试(English Proficiency Test for IT Professionals,简称EPTIP)以来,先后于2005年12月和2006年6月分别举行了两次试点考试。教材、培训及考试体系经过一系列完善后,首期IT职业英语示范性培训班将于7月28日开课,预计12月10日进行大规模的考试认证。据悉,EPTIP是首个由国家权威IT教育机构制定的行业英语标准,第一个全方位模拟国际IT企业实践的教学体系,为IT从业人员提供了紧缺的IT职业英语课程和IT职业英语水平认证。
英语是“存活”条件
已在Sun中国工程研究院从事4年软件工程师工作的王昱回顾自己的职业历程后认为,英语是决定个人在外企中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中科院硕士毕业后,王昱先后在软件外包公司及软件工程师岗位上有1年和4年的工作经验,并以高分通过GRE及托福考试,此后,凭着优秀的技术和英语水平应聘为Sun中国工程研究院软件工程师。王昱表示,在IT行业进入外企工作,英语是首要的一道门槛,一般来说,外企会为员工提供各种业务培训的机会,即使入职时技术水平稍弱,也能够通过一系列培训得到较大的提升,但如果英语水平差,虽坐拥大把培训机会,却无法“消受”,实在令人抱憾,也大大阻碍了个人在事业上的发展。
王昱表示,在外企中英语是技术、交流、商务等全方位的运用,而只要掌握专业词汇和用法,技术英语并非难事,况且阅读向来是中国员工的强项,然而在听、说,尤其在进行技术交流上存在较大的瓶颈,从而丧失一些从事核心任务的机会。在日常工作中,王昱每天要接收、阅读上百封英文邮件,回复、发送近20封英文电子邮件,此外,还包括撰写英文报告;每周参加公司总部召开的全球会议;与团队中的外籍人士讨论技术问题、交流工作等。
在高科技外企中,精通英语既是“存活”条件,更是决定个人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据王昱介绍,外企会经常组织内部的英语培训,中国员工也会积极参加培训机构的英语课程,但只是提高通用英语水平,却没有专门针对IT业的职业英语培训,对于想进外企工作的IT从业人员和大学毕业生来说,IT英语培训的吸引力和作用尤为明显,可以较快地了解并适应高科技外企的工作流程和生活场景。
在公司进行的新一轮招聘中,王昱推荐了几名技术过硬的工程师,却均因为英语水平达不到要求而被“拒之门外”。
人才现状
全国IT职业英语水平考试项目组组长张宏岩告诉记者,在500多万的IT人才中,至少需要10%的从业人员精通英语,但现实中精通英语者却只占1%左右。IT从业人员的英语水平已经难以满足IT企业发展对员工英语的要求。首先,在听说技能上,IT企业既需要商务英语口语能力,又需要技术交流能力,但现有的英语培训体系及从业人员的英语水平,最多只能满足前者,而后者则无法涉足;其次,在IT从业人员中,被认为最好掌握的阅读技能上也存在不少问题,缺乏IT行业需要的在几百页的项目文档、设计说明中快速寻求关键信息的能力,容易降低工作效率;最后,在写作技能上,国外专家或软件使用者看不懂中国IT从业人员撰写的项目报告、使用说明书等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夏颖奇表示,中关村有70多万分布在17000多家高科技企业中的IT从业人员,其中需要接受IT英语培训的至少有10万人。
发展需求
软件外包发展急需国际化IT人才
夏颖奇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中关村的IT行业与国际发展息息相关,其发展现状决定了对国际化IT人才的迫切需求。目前中关村的基础设施、法制环境完善;人才高度密集,从海外引进7000多名专家,
研发已从本土仿造发展为国外引进,国内同步开发;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国际IT企业在中关村的研发基地建设,对欧美软件外包迅猛发展,以及中国IT企业国际化进程加快;外国风险投资机构大量涌进中关村,都急需精通英语的国际化IT人才。
尤其是软件外包业的发展,软件制造业、高科技研发逐渐向中关村转移,然而外语语言问题却成为其发展瓶颈,缺乏既掌握IT技术又精通英语的人才,在英语培训和 IT培训成为中关村主流培训的情况下,IT职业英语培训的产生既填补了市场空白,更是应运而生。IT专业英语的标尺不是考试,衡量人才的标准也不是证书,而是在工作中的实际运用能力,判断标准简单却行之有效,即看其能否就技术问题与国际专家进行电话交流,讨论并解决专业技术问题。
薪酬凸现国际IT人才紧缺度
张宏岩 全国IT职业英语水平考试项目组组长
目前我国IT行业国际化发展呈现以下三大趋势:国际IT研发中心中国化;中国IT企业走向国际;国际软件/IT外包人才紧缺。而精通IT和英语的复合型人才的紧缺度从薪酬待遇上就可见一斑,市场调查研究表明,员工的薪资与其外语水平呈正向相关。
软件工程师类薪酬水平按公司性质分布
公司性质 |
平均值 |
相当于平均年薪的倍数 |
外商独资(欧美企业) |
¥80061 |
1.32 |
外商独资(非欧美企业) |
¥66009 |
1.09 |
合资/合作(欧美企业) |
¥74771 |
1.23 |
合资/合作(非欧美企业) |
¥55770 |
0.92 |
民营/私营企业 |
¥53438 |
0.88 |
国营企业 |
¥54847 |
0.91 |
行业平均 |
¥60599 |
1.00 |
外语水平分布
|
一般 |
良好 |
熟练 |
精通 |
所有 |
分布
|
14% |
38% |
35% |
13% |
100% |
平均值
|
¥45420 |
¥56307 |
¥65701 |
75205 |
60599 |
相当于平均年薪的倍数 |
培训体系
注重语言的技能性
张宏岩 全国IT职业英语水平考试项目组组长
IT从业人员来评价、判断IT英语学习体系有以下标准:
一、该学习体系是否有清晰的目标。若只以考试取证为目标则是短视的,IT职业英语学习应以在工作中的应用为最终目标,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实际需要的能力。
二、学习内容是否实用。IT职业英语学习应包括求职英语、商务英语和技术英语,通过听力、口语的互动练习;高效阅读海量信息;撰写各类报告和技术文档等多项技能需求来达到学习的要求。
三、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在英语教学体系中往往把语言当作一门知识来教,但语言在知识之外更具有技能性,因此语言并不是教会而是练会的,一个好的英语培训体系的教学应以学生练习为主,三分讲、七分练,有问题在课堂当场解决,否则达不到应用的效果。
四、测评体系是否科学。在 测试中含有口语,内容实效性强,贴近实际。
目前一级通用类和二级软件类的课程已开发完毕,今年秋季将有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大学、东北大学在内的全国29所大学和学院嵌入EPTIP课程。
校方观点
EPTIP课程将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
翁敬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
IT职业英语课程的学习分为求职、商务、技术三部分内容,强调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及听说读写等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对提升就业竞争力有较大的帮助。而目前学校教学强调宽口径、厚基础,注重基本功的修炼,但在重视基础的同时也要加强应用和适应能力,例如在专业英语课中开设科技写作、软件英语、沟通技巧、外教口语等课程。从应用的层面来说,IT职业英语课程可以成为高校IT专业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补充。通过学习,能够帮助学生缩短离开学校、与企业接轨的时间,增强就业竞争力。
支招
形成工作中的学习习惯
张宏岩 全国IT职业英语水平考试项目组组长
随着IT技术的更新换代,对从业人员的再学习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就IT英语而言,词汇的更新和技术发展的追踪对于IT从业者来说都能够较好地掌握,关键在于在工作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学习系统。在系统修炼听说读写全方位综合能力的“内功”后,IT从业者还应注意在平常的工作中捕捉各种机会不断强化英语学习:
一、在会议中强化听力。外企往往经常召开一些全球会议,这是锻炼听力的最佳机会,然而不少在外企从业一年的中国员工仍然会面临听不懂会议内容的境地,便可以将会议作录音,结束后再反复听,强化听力;非外企的IT从业人员则可搜集一些讲座或会议视频作为练习听力的途径。此外,还可收听国外电台有关 IT类的新闻,收集第一手信息。
二、通过网络搜索锻炼阅读和写作能力。当一些新的技术词汇出现后,IT从业人员应学会利用网络进行主题搜索,选择浏览欧美主流网站的网页,注意这些词汇在文章中的使用环境,把握其正确用法,既能够提高阅读能力,又可锻炼写作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