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空,感觉和SPOTO有缘,随便写点东西给大家。很久没有混在技术论坛中,记忆里最近一次大概是在5、6年以前。
大学读的是土木,曾经也在建筑工地和设计院实习,我相信我可以把那些事情做好,但完全不是我想要的东西。96年有幸在实习的时候入了网络这个行,到现在是12年。
有朋友说看了以后感觉后面很多建议和网络行业没多大关系了。一开始写这篇东西的时候,只写了几点,为了这个题目。修改多天以后,我想表达的是,随便你在什么行业,只要你认为这个帖子有用,我都会很开心。
说一个词,受众,这个词源于广告行业。我这篇帖子的受众主要是还没大学毕业,或者毕业没多久,或已经在社会上闯荡了些年的人。如果你认为自己已经做的很成功,可以随便过一下当娱乐一番。
几点建议:
0. 在进入一个行业之前问自己几个问题:
a) 我了解这个行业吗? 如果不是,请放弃。冒然进入一个不了解的行业,必定要走很多弯路。并不是别人说好就一定适合你。
b) 我热爱这个行业吗? 如果不是,请放弃。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才会带来更多的激情,会自发的把自己的潜能激发出来。 每次看ICS的Faking It(一档把一个完全不相关行业的人在4周内培养成高手,让行业内的高手从3个职业人和1个Faker中找出Faker的节目,比如把清洁工变为16人帆船船长、朋克歌手变成古典乐指挥、古典大提琴手变成House DJ等等。),基本每个老师都会告诫说要热爱这份工作,只有热爱,你才会在4周内把完全不懂的东西通过自己潜能的激发来掌握。
c) 我会把它作为一个终身行业来做吗?(至少以10年为限) 如果不是,请放弃,任何一个行业的长远规划都是很重要的。
d) 我进入这个行业是不是以赚钱为第一目的吗? 如果是,请放弃,因为赚钱的方法很多。
e) 我会以从零开始的信念进入这个行业吗? 如果不是,请放弃。 就算你是名牌大学本科、硕士、博士毕业,或许还是对口的专业,进入社会会有完全不同的概念。可能你已经学习了Cisco的知识,考了些认证,或许在大学里已经考了CCIE,不要以为马上就可以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还是要以从零开始为信念。
1. 学网络的出路很多,学好英文,这个是重中之重。
a) 在我MSN上的列表上的CCIE不下100个人,Double和Triple也有20多,但大家的境遇有很大的差别。其中有个4XXX的,目前还混在一个 Cisco Partner里面做Technical VP,但已经完全不懂技术,主要过混混的日子。有个Double,目前在一个Cisco Partner里做销售。外企的机会很多,但我有很多朋友都是倒在最后的口语面试关。
b) 英文有很多口音,我和美国人、英国人都聊过这个问题,问他们有没有一种类似中国普通话的标准英语,他们都说没有,所以不要说新加坡人发音不好、不要说印度人发音不好,由于英文是新加坡人和印度人的Native,所以他们的语法远比中国人的标准,他们的发音只是被美国人和英国人当作一种方言,而中国人说英文,美国人认为是外国人在说英文。当你可以练就和新加坡人、香港人、台湾人、印度人、韩国人、日本人、澳大利亚人一起开电话会议的时候,当你可以和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以色列人一起开电话会议的时候,你就可以自豪的说我的英文过关了。
c) 要努力开口,不要认为自己说的差就害羞的不会开口。和老外交流,他们只是想明白你想说什么,并不会在意你语法怎么样、发音怎么样。
d) 如果在外企待过人的一定会知道HK和TW人在外企的地位比大陆人高,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平均水平比较好,这个平均水平包括国外的高等教育和英文水平。从个体上来讲,我个人认为很多大陆人的水平不比HK和TW人差,但一旦有个平均的概念在里面,老外就会比较倾向让HK和TW人做到比较高的职位上。这个其实是一个沟通,特别在小的外企,并不会说一定不可以和老板的老板沟通,沟通的好,发展前景无限。
e) 英文仅是工具,不是全部,但也不难学好。一朋友,目前在Juniper做Proctor,原先大本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凭着英语的执着,变成了流利的美音,大三的时候就为某个公司的很多市场调查会议和商务谈判的会议做了同声传译。
f) 最近看到很多老外在学中文,而且刻苦用功的。几次坐飞机都见老外拿着有标注的中文学习书籍在钻研。有次吃午饭还看见个老外拿这几页纸在学习。这个其实说明目前中文慢慢变的重要,中国慢慢在变的强大。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最尖端的技术的文档还大部分是用英文写的。
2. 要先树立一个观念,Cisco不是全部+CCIE不是全部。
Cisco确实在网络行业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在国内的份额也不错。但不要认为Cisco就是网络的全部,至少有70%的人用户认为NetScreen的 FireWall要好过Cisco的Firewall,Juniper的路由也有很领先的技术(Juniper实际上是当年Cisco内部高端路由两个 Team竞争的产物,Juniper的Team输给了GSR的Team,然后在96年出来成立了Juniper)。在QoS的测试方面,Spirent的朋友也经常在给我信息,说在国内电信研究院的测试中,Cisco的QoS经常是排倒数第一的。
CCIE是一个敲门砖,但目前看来好像这个功能也已经淡化。很多猎头拿来的招聘信息:前提是5-8年工作经验。
我认识啥都不懂的CCIE,我也认识技术水平非常高深但啥认证都没有的人。
3. 对于想在网络技术这条路上走下去的人,请学习阅读RFC。在学会阅读RFC的过程中,你已经慢慢变成一个高手。
a) 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前,我都非常喜欢阅读Cisco的文档,因为Cisco的文档海量、规范、很有条理。
但终究你会发现有时候在Cisco的文档里找不到你要的答案,所以这条从上面一条Cisco不是全部衍生。
b) 来个例子,下面这题是350-029的题目: Identify the AVPs that must be present in L2TPv3 ICRQ messages: A. PW capabilities list B. Message type C. Assigned control connection ID D. PW type E. Remote session ID F. Hostname 请先搜索Cisco的网站,然后看看你找到了什么。然后请再搜索Google,再看看你找到了什么。最后请告诉我答案是什么。
c) 如果你不知道RFC是什么,请Google一下。 给两个网站: http://ww.ietf.org/rfc.html http://www.rfc-editor.org
d) 前几天有个朋友和我聊天,说一直做陪吃陪喝的事情,我说三陪啊,他说差不多,但也陪到了一个他非常非常尊敬的人 - Yakov Rekhter。才疏学浅,其实我并不知道Yakov Rekhter是谁,还被他鄙视了一下。他说:请看RFC4271右上角。
e) 以下这段话是一个深入研读RFC的朋友叫我加的:不要以为RFC只是给研发看的,那里面都是所有协议的最基础的本源的知识。所有的网络书籍和文档,都是从这些知识的本源里来的。你说该不该看呢?!
4. 不要认为一次通过Lab很幸运。
当年有个说法,R&S考到第三次,毫无悬念的通过。当然也有1次通过和2次通过的,这是非常少的。目前一次通过的兄弟,一定认为自己解题解的很好,攻击也都一一化解了,一次通过是应该的,也可以节约时间和金钱。我一直认为考Lab是磨练,所以三个种类前前后后考了6次,每次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也会有不一样的启发。一次通过的兄弟目前可能真的是节约了时间和金钱,但可能会少了第二次或第三次考试的经历和启发。这样的经历、挫折感和启发是对一生都有帮助的。
5. 每个人的职业目标不同,但要想好自己要什么。
在这里学习Cisco的人,我想大部分是为了找到一个更好的工作,然后有个长期的职业发展加更好的收入。
有Cisco认证的人一般可以去以下的这些公司:
a) 任何公司的IT(MIS)网管,当然还要有MS和UNIX、数据库的基础。 这样的职位我个人认为可以一开始就去,或者想休息了以后再去。最好找一个超级大外企。
b) Cisco代理,从PR到银牌到金牌。 如果想持续学习Cisco的知识,同时积累项目和工作经验,可以去这一类公司。
c) Cisco公司。 Cisco的工程师职位分很多种,从没有Head**的ASE,到目前可能是管一个省的某个行业的SE,到产品工程师,渠道工程师,还有归在BU的工程师,当然Cisco也有售后的工程师,一般是做网络分析的,这个Team比较赚钱,还有大家应该很熟悉的TAC。做高级了有Consultant SE,目前在中国CSE还在个位数,可见地位是满高的。 再往上就Manager了,这个部分不是一般人凭时间就升级的。当然有很多做技术的人在Cisco后来是转了销售的。曾经听过一句话,在中国做技术做到40岁,不是太成功的就是太不成功的,完全不是笑谈。:)
d) 国内的网络厂商。 这个部分不太熟悉,因为没待过,有朋友在国内的网络厂商,大部分混的不是很好。最好的一个也我最佩服的一个原先在英国读的硕士,进了国内的网络厂商的日本分部,然后又回国内,现在要去这个公司的欧洲部门。
e) 国外的网络厂商。 这个部分的公司太多,有很多好公司可以尝试,如果要开阔眼界的话可以试着进这样的公司,但前提又要回到第一条,学好英文。
f) 国内运营商。 有很多朋友从国内运营商出来,也有很多朋友去了国内运营商。每个人的工作目标不同,所以我说你要知道你想要什么。
g) 国外运营商。 有朋友在国内的法国电信、英国电信、AT&T,据称德国电信也已经有业务。也是不错的选择,但前提还是回到第一条,学好英文。
6. 不要随意跳槽,要有长期职业规划。
a) 很多企业,特别是外企不喜欢1年或者2年经常换地方的人,他们特别喜欢的是可以在一个地方做上5年以上的人,外企的HR拿到一个CV的时候,如果发现跳槽频繁,豪不客气,直接扔掉。在国内的网络行业不跳槽也是满难的,但如果有机会面试的时候,一定要准备好回答面试人一个问题,为什么频繁跳槽。
b)长期职业规划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在这里我只说几点
b.1) 如果你想一直做技术就要做到最好,做那种到40岁50岁还是顶尖的技术人物。这里有个前提,做到最后不要变的迂腐,要少一点学究气。参见最后一条,请懂得生活。 b.2) 如果你想做销售,请找合适的机会转销售,但长期目标是要到厂商去做销售,因为始终厂商在生物链的上游,容易生存。销售的终极目标是自己创业,这个题目太大,暂时不谈。 b.3) 如果你感觉自己即不是技术的料又不是销售的料,那么恭喜你,你有做管理的潜质,但务必要有一眼望去是森林的感觉,同时请修炼人际关系科目,并学会抓大放小 |